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4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谋略与雄辩——战国策精华全解析》(文字全本)作者:黑石 【chm】【lengshan310

[复制链接]

玄铁会员 - 等级≥主簿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21: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内容简介: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对《战国策》中的谋略和雄辩精华进行了解析,读后很有收获的书。
相关评论:
  谋略与雄辩无疑是各类各级领导所应当学习的领导艺术。此书作者以青年领导的胆略和雄心,结合人生磨练的刻骨铭心的体验,纵论和解读《战国策》的领导艺术。其中独到的思想闪电会撞击和震撼读者的心灵,让你掩卷三思。
  -----中国高层智囊、中国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杜钢建
  我对纵横捭阖一类的机心一向深恶痛绝,中国文化经过春秋战国、三国魏晋南北朝的大动荡之后,人性的机锋被锻造得更尖利更卑琐更诡异。本书把我们带回到战国时代,也是当时中国天下的全球化时代,天人争胜以及先民直面乱局而生发的圣贤君子气度——他们的谋略和智慧属于今天所说的“公开化”,或者有利于今天中国人的“自我完善”。-------作家余世存
  智慧和谋略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照亮我们生活的灯塔和行动的指南。黑石先生的评析观点独特,见解深刻,对人们的进步事业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青年政治学家李柏光综观人类历史,没有哪个民族比我们有着更为久远深厚的政治传统。然而时至今日,我们也对政治充满了憎恶和鄙视,其间的承转流变,让人感慨万端。那些曾经的政治智慧和胆略,仿佛春梦无痕,我们的政治技艺变得呆滞、笨拙,缺乏想象力。今天的中国,尚须由弱而强,在外交上,如何发挥折冲樽俎之道,以弱国而有所作为,审时度势,维护民族的利益和尊严,这有赖于整个民族在政治上的成熟,也有赖于我们虔心学习和发扬我们的传统,黑石先生对《战国策》的挖掘可谓大有意义。
       《战略与管理》原执行主编青年政治学者高超群
  《战国策》无疑是一部古今适用的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名著。其中众多的处理国际斗争和关系的战略和策略完全可以运用在当下风起云涌、斗争异常激烈残酷的国际环境中。而且由于国家、团体、个人就利益主体而言具有的可比性,所以《战国策》中的竞争智慧对当代人开拓进取的各项活动都大有裨益。黑石先生这部旨在借古鉴今、提高国人素质、推动国家的强盛和进步的著作一定会得到国人的肯定和赞誉。
  -----《中国经济时报》副总编辑国际问题观察家张剑荆
  本书最重要的十个观点:
  1.没有事实本身,只存在它的传播方式。人们只生活在语言传播的世界中,传播决定了事实真相。语言作为一种传播方式,对事实真相会起到支配、改变甚至颠覆的作用,人的语言最具有魔力最具有危险性。由于语言对事实的支配性,所以权谋家们看重语言对实现图谋、达成事功的功能。
  2.谋略本身无所谓善恶,是使用谋略的动机和目的显示出谋略在道义上的卑贱崇高来。阴谋诡计应用在日常生活,那是卑鄙小人的伎俩,而如果用在国家大事上,那是枭雄谋士的雄才大略。苏秦与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维利一样,认为谋略权术是政治科学,与日常道德断然无涉。谋略并非教人奸诈和邪恶,相反,它正是为了战胜邪恶和侵害、为了保证道义的实现而必须运用的智慧和手段。它可使人避免愚蠢和短视,踏上科学、高效率的正道。
  3。荆轲刺秦王是政治上的败笔。荆轲成就了自己的英雄主义形象,但却加速了燕国的灭亡,与最初的战略目的背道而驰。肯定荆轲抗暴的勇气和牺牲精神是一回事,检讨燕太子丹的决策失误是另一回事。至刚易折,政治中的退让、等待、忍耐比勇猛的义无返顾有用的多。政治就是一门把握可能性的艺术,周易中讲"灭蠖之屈,以求信(伸)也",韬光隐晦、以退为进、坚韧的耐力方可成事。凭着血气之勇的刺秦,固然可以赢得千古英名和美学价值,但却既给行动者本人造成劫难,又对事业进程毫无补益。
  4。谋略与口才相辅相成、互相促成。谋略是因,口才是果。谋略用来策划、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口才用来实现策划、通过说服人直接解决问题。没有谋略的口才会变成信口乱说,没有雄辩的谋略也会被束之高阁、因得不到实践而成为水中之月。战国策士们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们既是谋划高手,又是用雄辩实现自己谋划的行动者。
  5。运用谋略与口才的根本在于对人性的把握上。对每个人人性中的善与恶、贪欲和良知要有清晰的衡量和娴熟的引导,说服对方,必须要有一个将自己置换成对方的过程。掌控对方的状况和需求,才能对症下药、以为我用。对待人性,如果积极成分多,就用褒扬的、激励的方式以利益和荣誉使其就范,若人性中否定成分多,就要靠威胁的、惩罚的方式以恐惧和灾难使他就范。
  6。为达目的不应该不择手段。首先,手段取决于目的,这个目的一定是有利于自己或社会的;其次,如果手段本身的使用违背了目的,使用手段造成的负效大于目的应产生的效益,那么这个手段是不应该采取的。为那些能带来正当效应的有益目的去不择手段,而且此手段不会凌驾在目的之上,是完全应该的。
  7.知识分子当不了政治家,因为知识分子心有不忍、注重清名而不能务实、只会论道而不会作事。真正老练的是务实型的政治家,他权衡得失、隐忍果决,他注重实力和谋划,是那种把目的的真正实现看得高于一切的政治家。他不看重道德上的清名、一时的成功和暂时的退却;他看重的是实力、效用和最终的胜利。
  8。谋略带来和平也带来正义和民主。上天赐予我们大脑和嘴巴,不用动手动脚、动刀动枪,头脑和言语足以解决所有问题、化解各种危机,不战而胜是谋略的发端和宗旨。会运用谋略和口舌的人,他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显得轻松快捷、文明智慧、匪夷所思。因此人应该经常使用的是脖子以上的部分。《战国策》中也充斥了众多朴素的社会政治真理,当时的民主政治达到了前世绝无、后世少见的高度。政治游戏规则古今同理,很简单也很朴素,遵循它就会长治久安,违背它,就会倒退紊乱。
  9。善变敢说、运筹谋划不是在扭曲人性,而是在充分张扬人的智力、个性和气度,显露出人之为人的生命的力量和存在的价值。以辞锋相争,以智谋相夺,"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没有遮蔽道德虚饰的战国策士们的这种进取有为的功利主义人生观,在任何社会,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0。合纵连横,分化敌方、争取同盟的关键手段在于威逼和利诱。利与害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利有久暂之分,害有远近之别。诱之以利,使之惑近利、忘远害而为我所驱;胁之以害,使之避危亡之近祸而就我掌控。"福兮祸所伏",以利诱之,实质上是以利害之。在合纵连横反复无常的变化中,败者多败于不能明察事机、丧失同盟而自陷于孤弱;胜者多胜于善于结盟联合、充分利用趋利避害的人性本质而益强。
PS:感谢lengshan310的精心制作。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俺下过您的E书了,谢谢啦 。。。查看更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5-30 19:25 , Processed in 1.118524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