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娱乐综合] 别急着为《三块广告牌》鸣不平,奥斯卡遗珠多着呢!

[复制链接]

黄金会员 - 等级≥学政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3-6 10: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想必今天大家的社交网络被奥斯卡刷屏了。
《水形物语》一路领跑,众望所归获得最佳影片。
它的劲敌《三块广告牌》揽获金球奖,曾被认为是角逐这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佼佼者。
《水形物语》夺魁的消息传出后,不少影迷心下一沉,纷纷“排着队拿着三块广告牌”表示不满。
小拇哥觉得最惨的大V是阑夕:
宣布结果后:
(远离赌博,珍爱生命…………)
小拇哥的朋友跳脚扼腕的都有,淡定的我表示不足为奇。
要知道,外媒曾组织网友参与投票,评选奥斯卡的“不服气”奖项,光提名都有四十一项啊:
《莎翁情史》获得最佳电影、《阿甘正传》战胜《低俗小说》、阿尔帕西诺没有因《教父》系列获奖、《好家伙》落败最佳电影等等不一而足。
各花入各眼,每年的最佳影片只能有一部,凭什么非得要它说服所有人呢?
一个奖项终归只是一个奖项,真正的口碑经得起时间考验。大浪淘沙,小拇哥今天为大家筛一筛奥斯卡的遗珠。
《社交网络》
金球奖得主落败奥斯卡远不只《三块广告牌》一家。早在2011年,同样因金球奖备受瞩目的《社交网络》意外败给《国王的演讲》,成为奥斯卡当年一个大冷门。
两部影片都改编自真实故事,《国王的演讲》讲述英国乔治国王努力克服口吃毛病的过程,在励志方面值得肯定。
但比起《社交网络》中扎克伯格真实跌宕的奋斗历程,还是太平淡无奇了点。
《社交网络》就是一部Facebook的崛起史:
马克·扎克伯格因为失恋意难平,利用黑客手段入侵学校的系统,盗取了校内所有漂亮女生的资料,并制作网站供同学们对辣妹评分。
他的举动引起了轰动,令哈佛服务器接近崩溃,马克因此遭到校方的惩罚。
但他成功引起合伙人温克莱沃斯兄弟的注意,他们邀请马克加入团队,共同建立一个社交网站,后来的Facebook应运而生。
而那几年是Facebook风头正劲的时候,当年脸谱网用户对奥斯卡评选结果大为失望,一次次举行网上游行呼吁评委再次投票。
时至今日,《社交网络》中对社交关系的拷问显得稀松平常,但其中讲述友谊、嫉妒、背叛的桥段,依旧闪烁现实主义的影子。
《公民凯恩》
说到奥斯卡的最大遗珠,无疑是公民凯恩。
这部电影是教科书般的存在:蒙太奇的音乐制作,空前的景深镜头,犀利的特写镜头……
可能是“教科书般的存在”这一描述刷滥了主页,已经感受不到它的分量。
这么说吧,《公民凯恩》不是第一部使用非线性叙事的影片,但后来使用非线性叙事的影片无一例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小拇哥有个不成熟的猜测:知道这部电影“伟大”的人比实际观赏它的人还要多,它成为一个耳朵听出茧来的符号。
凯恩的原型是美国报业大亨——威廉·朗道尔夫·赫斯特。
故事通过非线性叙事讲述新闻界大拿的传奇发迹史,电影上映的时候,人物原型赫斯特使劲打压这部电影。
导演威尔斯无奈之下只好不断在小规模范围内放映,来获取生存的空气。
在这样的强大压力下,《公民凯恩》当年仅仅斩获最佳编剧奖,最佳影片颁给了名不见经传的《青山翠谷》。
《断背山》
每次说到奥斯卡史上的冤案,总绕不开2006年《断背山》的失利和《撞车》的胜出。
电影带来的话题性,一方面是因为李安的华裔身份,另一方面也是一直方兴未艾的同志潮带来的热度。
但最重要的是,大有可能实现横扫的《断背山》,却在最后最佳影片中功亏一篑。
负责《撞车》发行的狮门影业想了个新点子来为影片卖力宣传,他们临时压制了16万张《撞车》DVD,派发到了好莱坞各个环节的成员中。
与主打媒体宣传的路数截然不同,虽然《撞车》不咋地,但是狮门影业的公关算是棋高一着了。
这一举动竟为《撞车》博得不少好感,他们的呼声悄悄攀升到第二位,实现弯道大超越。
《Fargo》
难以想象,科恩兄弟最好的影片,竟会输给隔靴搔痒式的《英国病人》
《冰血暴》在情节上无甚出彩,而在细节上却无比强大。
那些络绎不绝的值得玩味的细节的像洋葱一样层层剥开,把人生生呛住。
科恩兄弟说:“《冰血暴》的故事追寻的是真实,这个真实就是被冻僵了的生活和被冻僵了的人的空虚和荒诞。”
为了追寻“真实”,科恩兄弟在手法和风格的拿捏上也尤为追求“真实”,收起以往顽童的姿态,转而用冷静沉着的架势调度镜头。
最最最有趣的是,在电影伊始,字幕闪现: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明尼苏达州。
按幸存者的要求,人物使用了化名。
出于对逝者的尊重,
除此之外的故事未作任何改动。”
影片宣称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这不过是科恩“展现真实”的手段之一,其实影片纯属虚构。
这一招一直把影迷唬得一愣一愣的,甚至还衍生出真实案件源自神探李昌珏的神奇民间版本。
据说,一个日本女人居然为了找电影中的宝藏而在冰天雪地中翻山越岭,结果惨被冻死郊外。
后来,这部电影成了大IP,翻拍出三季同名美剧,并且反响超好,可以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上帝之城》
或许是因为奥斯卡向来的口味偏正。
《日落大道》败给《彗星美人》、《好家伙》惜败《与狼共舞》有例在先。
那么这部影片输给超级大制作《指环王》也并不奇怪。
它被誉为“巴西影史上的《百年孤独》”。对于奥斯卡来说,这部电影过于灰暗写实。
上帝之城是上世纪60年代巴西的一个贫民窟,这里是里约热内卢最危险的地方。
用豆瓣影评里最常被引用的描述“魔鬼也会叹息着转身的地方”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你要做好准备,看着人们生活在贫苦杂乱的世界里身不由己一步步滑落到暴力深渊里,看完这部电影绝不可能心情愉悦。
这部电影上映十年后,当年的选角导演卢西亚诺·维迪加尔将镜头重新对准当年曾参与这部电影演出的贫民窟少年们。
他以纪录片的形式拍摄了《上帝之城:十年以后》,展现了那十年巴西的社会变化,现实比电影更令人唏嘘。
即使今天《三块广告牌》的拥趸们纷纷惊呼接受不了《水形物语》,但未来的口碑还难说呢!
就像《迷魂记》刚出来的时候,别说是普通观众,希区柯克当时的影迷都不太喜欢这部,
后来的结果你们也看到了,被影迷奉为圭臬。
今天的电影放20年重估,风向或许改变。
时间证明一切。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11-15 10:59 , Processed in 1.941432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