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姐电影
北京时间2018年3月5日上午7点,第90届奥斯卡颁奖礼就要正式开幕了。 奥斯卡金像奖作为电影界最具重量级的奖项,每年都会引来全世界目光和热议。 而今年更是久违的奥斯卡“大年”,大师云集,佳作辈出。 既有讲述同性之爱的《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也有涉及青春成长题材的《伯德小姐》, 还有吉尔莫·德尔·托罗执导,揽获13项奥斯卡大奖提名的《水形物语》等等。这部电影也即将在3月16号国内上映。 今天婊姐要介绍的这部电影,是今年奥斯卡大热门,已经获得了七项大奖提名。 而更牛逼的是,在此之前,影片在各大电影奖中横扫了87项大奖! 比如,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原创剧本大奖和第42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的观众选择奖。 还包揽了第75届金球奖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剧本4项大奖,成为最大赢家。 这样一部零差评的电影,在今年的奥斯卡上拿下多少大奖。 婊姐都不会惊讶,因为—— 论故事、论表演、论剧本……这部电影都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神作! 三块广告牌 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 目前豆瓣8.7分,好于97%的犯罪片和97%的剧情片。 烂番茄新鲜度93%。 英国鬼才导演马丁·麦克唐纳,编剧并执导。 这位现年47岁的爱尔兰裔导演的身体内,既流淌着土生土长的爱尔兰式的民俗雅韵和冷峻气质,也带着英国人特有的黑色幽默和精英主义。 他的作品不多,但鲜有失手之作。 2004年,他曾以《六发子弹的手枪》获得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真人短片。 之后的两部剧情长片《杀手没有假期》和《七个神经病》,更是好评如潮。 杀手没有假期 /剧照 有他加持,这部电影延续了他最擅长的黑色荒诞风格。 但与之前的作品不同的是,这部《三块广告牌》在犯罪外衣的类型之下却在反类型。 某种意义上,它很像去年奥斯卡的那部大热门《海边的曼彻斯特》一样—— 骨子里是一部很丧的电影。 海边的曼彻斯特 /剧照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一个美国小镇。 半年前,这里发生了一桩骇人听闻的奸杀案,一名少女被奸杀,尸体也被凶手焚毁。 因为没有DNA ,没有目击证人,甚至连嫌疑人都没有。所以案件过去七个月,警察仍然毫无头绪,就连女孩的死都正在逐渐被人遗忘。 可有人忘不了这桩惨案,她就是遇害少女的母亲米尔德里德(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 饰)。 电影中饰演这位绝望母亲的是好莱坞老戏骨,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 影迷更喜欢称她为“科恩嫂”,因为她的老公是大名鼎鼎的乔尔·科恩,他与弟弟伊桑·科恩并称为“科恩兄弟”,他俩的名头响彻美国以及世界影坛。 科恩嫂曾经在丈夫参与执导的《冰血暴》中,饰演的勇敢睿智的女警探的形象而获封奥斯卡影后。 冰血暴 /剧照 二十多年过去,曾经的女警探成了一位绝望主妇,不变的是强悍的个性与作风。 眼看着案件调查毫无进展,这位一心为女寻求正义的母亲决心用一种激进的方式来逼迫警察—— 她在小镇路口租下三块广告牌,并将矛头直指当地警长威洛比(伍迪·哈里森 饰)。 每一块广告牌上都只写了一句话,分别是: 强奸致死 凶手却逍遥法外? 威洛比警长,怎么回事?
三句话言之凿凿,触目惊心,确实很有效果,很快便引来媒体争相报道。 没想到随着事件开始发酵,一场围绕小镇居民的战争却就此展开。 小镇上有不少居民对米尔德里德的行为表示质疑,甚至是反对。 因为她控诉的这位小镇警长并不是真的无所作为,反而因兢兢业业在当地颇受爱戴。 于是威洛比警长先是独自找到女主,非常真诚告诉她: 案件无法侦破是因为缺少证据,自己已经尽力了。 而且更为关键的是—— 警长如今已经是癌症晚期。 言外之意是,恳求女主能够撤下广告牌,好让警长可以带着好名声死去。 结果早已看淡生死一心为女报仇的绝望母亲却依旧保持一脸冷漠 : 镇上谁都知道你得癌症的事,那又怎么样呢?
正当观众以为这部片子是一部美国版《秋菊打官司》的上访伸冤故事的时候,影片之后的剧情却急转直下。 因为三块广告牌而引发的对峙行为。 让小镇上其他人也陆续受到波及,卷入这场充满暴力感的事件中。 小镇上没有人理解女主角的做法,从不认同一路升级到激烈的矛盾。 局长下属认为女主是在诋毁一名优秀的人民公仆。 在当地颇有名望的神父带着小镇的民意来劝说她,却被她一言给怼了回去—— 上帝在我最需要的时候没有出现,现在他来了已经晚了。 女主角去看牙医,结果对方却试图威胁她,幸好女主角更强悍直接把电钻给订进了牙医的指头。 除了外界的阻挠,女主更面临着家人的冷眼旁观。 儿子因为广告牌在学校受到欺凌,前夫也为了广告牌带着小女友来找女主的麻烦,但都被主角不怕天不怕地的精神给反抗回去了。 怎么样,这样的情节是不是很眼熟? 同样是为了查明女儿死因、明明希望渺茫却只是倔强地想“讨一个公道”而偏执到近乎发狂的母亲。 这既是影片的主角,也是现实生活里江歌的妈妈。 然而即便如此,现实中的江歌妈妈却依然躲不开网友的口诛笔伐和那些理中客们的不负责任的恶意揣测。 更加讽刺的现实是,明明是是受害者一方,如今却仅仅因为是想为自己的女儿讨回公道,就面临着众叛亲离被人恶意伤害的局面。 为什么她这么固执? 因为她知道,一旦她把广告牌撤下去,她女儿的命案很有可能就会石沉大海。 导演在影片的情节推进过程中不断升级女主角与小镇人的对峙,故事就是这样一环扣一环,一步步将矛盾升级到难以挽回的地步。 电影中的女主角米尔德里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角色。 表面上看,米尔德里德有着固执火辣的性格,但她也有坚韧与自嘲的一面: 偶尔会用幽默来处理绝望,甚至拿拖鞋逗自己开心;在外怼天怼地,对走失的麋鹿却满脸温柔。 导演同过一系列的细节,来塑造这个暴力母亲复杂的一面: 她失败的婚姻,糟糕的家庭关系,让她的生活充满颓丧与绝望。 而女儿的惨死则成为压倒她生活的最后一根稻草—— 女儿死的那天早上,母亲还因为琐事与女儿吵了一架。为此女儿生气的诅咒自己路上被强奸,母亲也气头上来了还随口附和: 是吗?好,我也希望你在半路被强奸。
谁都知道这是母女赌气说的气话,却没想到悲剧真的发生了。 所以,女主角之所以如此的愤怒,这个外在嚣张、锋利、浑身是刺的母亲的所有决绝表现其实是对自己无言的惩罚。 一方面她登广告施加压力看似是在寻求正义,但其实也是因为自身有愧于女儿而无法走出阴影之后的自我发泄。 可以说,科恩嫂用自己开挂一样的演技,入木三分地还原了一个忍受丧女之痛的母亲激发出的坚强与无畏。 但是,正如片中所言: 所有的这些愤怒,都只会招来更大的愤怒。 恰好在此时,人人爱戴的小镇警长威洛比因为病痛而选择自杀。 尽管他事前留了遗书,但小镇居民都认定这跟女主角立起的那三块广告牌有关。 事情从此时此刻开始,彻底变得失控起来。 在影片中,暴力成了回应愤怒的一种最直接方式。导演将这座虚构的小镇设计成为一个封闭却处处充满恐惧和愤怒的地方。 电影中的所有角色都处在一个不断积压愤怒的不健康状态当中,就连路边刷广告的小哥都有着对于警察本能的愤怒。 每一个角色都在自己的生活里成了怒不可遏的暴徒,甚至不惜杀人放火来泄一时之愤。 某种意义上,这部《三块广告牌》是一部讲述失控的电影。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希望与绝望交织的故事,导演却反套路的加入了许多黑色幽默元素。 影片中另一个灵魂角色,是来自威洛比警长的下属—— 迪克逊(山姆·洛克威尔 饰)。 他是一位有着种族主义倾向的警察,冲动易怒,头脑简单。 生活中,他不仅是个妈宝男,而且还有着潜藏多年的同性恋身份。 电影中仅仅用两段戏就让这个人物变得鲜活起来。 一处是,他得知了威洛比警长自杀的消息。 他愤怒地冲到马路对面将制作那三块广告牌的广告公司砸了,还把老板从二楼窗口扔了下去。 另一处,是他在酒吧偶然听到一起关于强奸的案子。 他不惜挨了一顿打,只为取得对方的DNA。 在一开始,迪克森是作为反面人物出现的,他的冲动和不成熟,让他屡屡做出过激的行为。 可老警长威洛比却认为这个愣头青非常有做个好警察的潜质,甚至在自杀之前还专门留了一份遗书给他。 在看完如师如夫的威洛比警长的遗书之后,迪克森的内心悄然发生了转变。 他变得更加成熟理性,本来与女主角水火不容的性格,却能够携手开始案件调查。 这种荒诞的反差,恰恰是小人物身上的坚强,是人性最有趣的地方。 这也是影片剧本的高明缜密之处—— 电影中并没有真正意义的恶人。 相反,每一个角色的内心都隐藏着复杂的矛盾和自我挣扎,却都因为愤怒而变得失控。 三块广告牌的出现,是源于愤怒。 对女儿被杀的愤怒,对自己内心愧疚的愤怒,最终又引起了无法挽回的恶行与恶果。 那三块广告牌象征的就是人类内心深处愤怒、暴力、偏见等人性黑暗的部分。 导演用荒诞的手法借恶的边缘来刻画恶,借暴力本身反暴力,打造出这个全程不断反转,充满戏剧张力,又引发观众深思的黑色幽默电影。 每个社会都存在不公或不幸,人类因此而愤怒,但也请不要忘记,我们内心最善良的底色。 最后评分四星半,五星推荐,这部电影让本届奥斯卡失去悬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