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多尔衮写信想和李自成平分天下,谁知送信人不靠谱,历史从此改写

[复制链接]

 成长值: 23300

紫铜v2_01灰金v1_05绿银v3_03绿铜v3_03紫铜v1_0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23: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顺治元年(1644)四月,大清国摄政睿亲王多尔衮受奉命大将军印,统帅大军,借占领紫禁城的李自成东征吴三桂的机会,以敕封亲王、世袭罔替等形式,迫降据守山海关的明朝宁远总兵官吴三桂。

多尔衮代行皇权,有决定一切赏罚的便宜行事大权,所以不经请示顺治帝,便可以承诺可以归附的对手,当然也可以与敌对阵营的主要人物,进行媾和。

他曾给李自成送过一份求和信,以“大清国皇帝”的名义,向“西据明地之诸帅”表达结盟的意愿:“朕与公等山河远隔,但闻战胜攻取之名,不能悉知称号,故书中不及,幸毋以此而介意也。兹者致书,欲与诸公协谋同力,并取中原。倘混一区宇,富贵共之矣。不知尊意如何耳。惟望速驰书使,倾怀以告,是诚至愿也!”(《明清史料》丙编第一本《清帝致西据明地诸帅书稿》)

信是这年正月二十七日写的。

多尔衮派工作人员迟起龙送的。

当信送至陕西榆林时,刚刚建国大顺的永昌皇帝李自成,已经率领大军东渡黄河,大举进攻山西,大张旗鼓地向明廷的京师进军。

榆林守将王良智接待了迟起龙,并写了回信,承诺会向上禀告李皇帝。但是,他将多尔衮表示友好的原信,退给了送信人。

当时没有复印机,也没有扫描仪,迟起龙回禀王良智“奏知他主上去了”,其实是口说无凭。此等大事,仅凭王良智一张嘴,能说服李自成吗?

王良智把原信退回,无疑是不重视多尔衮寻求帮手、趁火打劫、联合攻明的结盟信息。没有证据,他也怕落一个与清谋和、私通外敌的罪名。

王良智在李自成开国御封的五等爵位中,为七十二伯爵之一——确山伯,属于高级干部,但并非位高权重,不像汝侯刘宗敏、泽侯田见秀、亳侯李锦及左辅大丞相牛金星、开国大军师宋献策那般举足轻重。即便他把消息及时传递,也未必能影响到势头正盛的李自成。

就在大顺军兵临京师、即将破城的前一天,李自成派投诚的明廷太监杜勋,给危坐在太和殿龙椅上的崇祯帝捎去一封信。

只要崇祯帝许诺他自立做西北王,送给他一百万两银子劳军,他可以马上调转枪头,奔赴辽东灭了不安分的大清国。

此事,可见已胜券在握的李闯王,并无灭明的帝王气魄,临了临了,还在为一些蝇头小利打算盘。这是不是真实的历史,且不好说,毕竟记载此事的史料《小腆纪年附考》,为晚晴咸丰文人徐鼒所写。

在徐鼒的文字里,李自成就是十恶不赦的“闯贼”。

徐氏说,杜勋传信:“闯人马强众,议割西北一带分国王并犒军银百万,退守河南”,只要崇祯答应兑现,“闯既受封,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劲兵助剿辽藩”。(《小腆纪年附考》卷四)

“辽藩”,指的就是多尔衮的大清国。

无疑,李自成没有收到多尔衮的和谈计划,当然也没有考虑多尔衮“协谋同力,并取中原”的联合攻明建议。

就在吴三桂屈膝降清的即时,多尔衮与曾经假想盟友李自成第一次交锋。

吴三桂的老父亲吴襄被李自成杀了示威,他的美姬妾陈圆圆被刘宗敏掳去陪床,他的崇祯帝朱由检在万寿山悲壮自缢。国仇家恨,激怒了吴三桂请为前驱,领引着多尔衮的清军,一路向西,逼得李自成不断进行战略性转移。

如果不是吴三桂们的襄助,多尔衮未必进得了紫禁城。

进了紫禁城的多尔衮发号施令,接受曾力劝崇祯帝南迁的前明东宫大秘李明睿的建议,为崇祯举哀三日。

这是招抚明朝遗老和官员的政治用心。

多尔衮紧接着推行民族压迫政策:剃发改制。

剃发令下,京师大震。久受儒家礼教观念熏染的明朝臣民,强烈抵制。

有人力劝多尔衮,这不是“一统之策!”

多尔衮说:“何言一统?但得寸则寸,得尺则尺耳。”(张怡《謏闻续笔》卷一)

初入关内的多尔衮,对于一统中原,是没有底气的。他能够进入紫禁城,都是抱着侥幸,所以他在此前制定进攻明朝方略时,第一时间想到了还很陌生的反明义军。

由于消息闭塞,他甚至连李自成已改元建国称帝都不知道,甚至还不知道“西据明地之诸帅”的带头大哥是谁。

他想联合攻明,“富贵共之”,却没料到李自成的手下,并没有重视他的提议,没有及时传递他的意思。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4-27 05:29 , Processed in 1.818670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