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魔丸的诞生》:一颗带给人们爱、机会和自由的药丸

[复制链接] [已阅至1楼]

原创版主 - 原创版主

 成长值: 33830

灰铜v1_05绿金v1_01灰金v1_05绿银v1_01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银v2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3-20 04: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魔丸的诞生》 【美】乔纳森·艾格 语冰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美国亚马逊畅销作品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书评推荐

  当世俗权力试图否定科技进们步的耀目光辉时,一颗魔丸带给人们爱、机会和自由

  本书讲述了一颗小小药丸——避孕丸的故事。讲述这颗魔丸是如何被科学家制造出来,人们怎么看待它,它到底代表着什么,又是如何改变了世界。

  无数人都为避孕丸的发明贡献过心力。如果说避孕药的发明是一部电影,那么玛格丽特·桑格、格雷戈里·平克斯、凯瑟琳·麦考米克、约翰·洛克四位,就是这部电影的联合主演,他们对避孕丸的问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桑格掀起了社会启蒙、麦考米克的资金支持、平克斯的科学攻关、洛克的药品测试。这本书按照时间顺序组织全文,从桑格早年在格林威治村的叛逆时光,到20实际60年代风口浪尖上的性爱革命,四位主人公不懈的努力和他们身后无数支持者的群像,构成这本引人入胜的社会、文化、科学的历史之书。

  作者简介

  乔纳森·艾格,畅销书作家。他曾担任过《华尔街日报》记者,也曾任教于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他是一位讲故事的高手,其作品曾被排在《华盛顿邮报》《芝加哥论坛报》《体育画报》和Slate网的年度好书之列。

  编辑推荐

  在《魔丸的诞生》中,作者乔纳森·艾格再现了避孕丸诞生这段不平凡的历史。这本别样的历史作品有着社科图书的严谨缜密、历史小说般的谋篇布局、时代电影式的高潮低谷,它刻画了四位主人公组成的超级英雄式的组合,也把目光投射在其身后默默无闻为魔丸付出心力的普罗大众身上,毕竟,是他们一起,在世俗权力试图遮盖科学进步的光辉时,为人们带来爱、自由和进步。

  这本书的叙述非常灵活,很有话题性……艾格以一种生动、诙谐的方式,一步步接近避孕药问世的整个故事。——《纽约时报书评》

  这本书精悍简洁、很吸引人……书中的四个人,用科学的力量探求美好生活,这个探求的过程让人感到激动,让人手不释卷。不过我们也有必要记住那些消失在历史中的女人们的痕迹,是她们的生命将这一切变为现实。——《洛杉矶时报》

  当世俗权力否定科学的奇迹和人类进步耀目光辉的存在时,艾格的书是必读的。——《华盛顿邮报》

  译者序

  1923年5月,凯瑟琳·麦考米克漂洋过海来到欧洲,借口购买“最时髦的”衣物,实则悄悄购买大量避孕膜,然后请当地裁缝把这些避孕膜缝到新买的精致时装里,再精心包装,塞满八大箱子后,踏上归途,一路上小心翼翼,慷慨地用小费打点着各色人等。这个“贵族”“走私犯”“叛逆者”最终乘着出租车来到了桑格的节育诊所,而车后拖着的是全世界包装最精美的一千个避孕膜。

  这样的细节乍一看令人忍俊不禁,细一想又让人颇为感叹——那只是避孕丸诞生过程中,无数小插曲中的一段而已,类似的情节在这本书中还有很多。

  如今,避孕丸早已成为世界上最为广泛使用的药物之一,新的避孕技术也在不断出现。然而,我们现在司空见惯的一颗小药丸,却不知经过了多少曲折,跨越了多少偶然。这本书正是要提醒我们,这颗“魔丸”在半个多世纪前的诞生着实为“令人难以置信”的“创举”,而其象征的平等权益和人身保障观念的实现更非一帆风顺——促成这颗“魔丸”诞生的四个主要人物在当时的美国社会,根本就是“勇敢而叛逆的社会异类”,避孕丸的发明则是他们在政治、宗教等诸多力量交织的背景下,排除万难,实现科技进步与人文关怀互相结合的奇迹。

  因为种种复杂原因,大多数中国读者(包括受益于避孕丸之便利的广大妇女)对于本书中的四个主角,也许一无所知。用钱钟书的俏皮话来说:如果你觉得鸡蛋好吃,为什么一定要问这蛋是哪只鸡下的?本书的作者却没有如此玩世不恭,他执意要让人们记住那些历史上曾经造福人类、推动文明进步的人物。不消说,书中这四位主人公各自的人生故事,单独看都可以是一部传奇;而此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原本出身、性格、信仰、身份等截然不同,毫无交集,甚至各自都有些寂寥的四个人,却因为对于一颗药丸的求索,走到一起,达成黄金联盟,并从此名垂青史。拥有天才智商却名声不佳的科学家格雷戈里·平克斯,和本已功成名就却敢于挑战天主教会权威的虔诚教徒约翰·洛克医生,共同推进了避孕丸的科学发明和实验的突破;出身贫寒却充满个人魅力的社会改革家玛格丽特·桑格,和有着显赫家族背景但个人生活极为不幸的大富豪凯瑟琳·麦考米克,两位各方面都反差极大的女士,又一起为这项技术发明赋予了悲天悯人的公共关怀。

  从历史进步的角度看,现代科学技术一往无前的力量,即那种被史华慈称作“普罗米修斯—浮士德”式的冲动,能够和锲而不舍的人文精神互相映照,似乎是文艺复兴运动以来人类文明最理想的结果。然而细思之下,在当时的美国,研制这颗药丸的失败率极高,如果不是一连串的偶然事件,成功的希望将无限渺茫。要不是平克斯被迫离开哈佛,遭到主流科学界的唾弃,他不会在政治、宗教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下,依然孤注一掷地冒险投入避孕丸的研发,也不会与制药商建立密切的关系,从而获得研发和测试必要的药物材料支持。要不是桑格一路狂热不羁却奇迹般地不断得到姐姐、丈夫、情人的帮助,她将无法挣脱贫困的命运,走上推动社会变革之路,更不可能及时制定正确的策略,并觅得所需资源以达成目标。要不是麦考米克为遭受精神分裂之苦的丈夫寻求新的医疗方式,她不会接触到激素治疗法;倘若不是她丈夫早早过世,留下巨额遗产,她也不可能将精力和大笔资金投注于节育运动中,并在桑格疾病缠身后,成为运动的中流砥柱。要不是洛克开办不育诊所,以其虔诚天主教徒的身份和严肃的性格,他绝不会意识到节育的迫切需求,进而开设周期避孕诊所,避孕丸临床测试也不会有第一批试验者,当然也就不会有后面那些波澜起伏的画面了。

  除了发生在这四位主角身上的故事,政治、宗教、社会等交织成的大背景里还有着涉及这场改革的无数情节。《 反淫秽法》对于美国社会具有长期而广泛的影响,该法将“淫秽”定义得极其广泛,并曾一度被解读为既禁止出售避孕用具又禁止传授关于避孕的知识。尽管美国的法律不断受到释法的挑战,但在20 世纪中叶,对任何避孕技术的研发而言,《反淫秽法》都是一道坚硬的壁垒。然而,奇妙的事情发生了:这项立法加上天主教会对于节育的坚决反对,反而成就了这四位“社会异类”,他们在没有任何政府资金和企业赞助的情况下,顶住舆论的巨大压力,最终完成使命。这其中虽然有若干偶然因素,但还有一个更广阔有力的历史社会背景:二战之后,人们对于两性平等、性爱和家庭结构的态度正悄然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量家庭,而不只是妇女,都有节育的需求。与此同时,婴儿潮引发的人口爆炸也开始成为各国政要聚焦的议题,就像书中提到的,波多黎各、日本等地都在积极采取行动应对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即使在美国,联邦政府的《反淫秽法》以及各州政府的相关法案也都在慢慢瓦解。另外,在医学界,一方面,激素研究的进步和人工黄体制剂的发明,使得避孕丸的发明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临床实验制度的尚不健全,也让平克斯有机会在相当有限的测试条件下,获得当局批准,从而在另一种奇药沙利度胺的惨剧尚未波及美国时,就打开了避孕丸的市场。

  本书作者乔纳森·艾格的过人之处在于,将发生在四个主要人物身上和身外的千头万绪有条不紊地呈现出来。他明智地将本书分为多个短章,每一章节既有各自的独立性,仿佛多个短篇小说,又彼此相关,积沙成塔般达至最终的高潮。同时,他使用平白、明晰而不乏幽默的语言,使读者在阅读时感到既轻松自然,又丝丝入扣。整段阅读的体验就像这颗“魔丸”的发明过程本身:它并不是科学家或社会改革家一次又一次拍脑袋的结果,而是若干块拼图被无形的手凑在一起,奇迹般地勾勒出一幅美好图景。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英文名是The Birth of the Pill,如何确切地翻译成中文,颇需斟酌。口服避孕丸在英语中俗称birth pill(直译出来是“生育药”,而非避孕药),简称the pill,因而英文书名既简单明了又一语双关。将中文版书名定为《魔丸的诞生》,能体现出这部传记类作品的雅俗共赏。然而,与我们在中文世界中常见的长篇报告文学不同,本书有详尽的注释和摘选书目,这使得它宛如一部严肃的研究报告。作者艾格曾任《华尔街日报》的资深记者,书中的一点一滴都是艾格以其严谨的职业精神,对历史材料加以广泛详细的查证,对故事中所涉及人物的晚辈、遗属、同事、传记作者等进行多次深入访谈的结果。在我翻译正文时,艾格俨然就是个坐在沙发上,叼着烟斗,喝着香槟,向我娓娓道来的小说家;而在我翻译注释和摘选书目时,他仿佛又成了一丝不苟的侦探,书桌上堆满了泛黄且夹着无数标签的书册和手稿,密密麻麻的笔记一本接一本,面前或许还有一块白板,像我们在电影里经常看到的案件分析场景,上面贴着许多人的照片,列下了各种人物和线索。也正是因为艾格如此深入的调查研究,这样一本涉及严肃题材的传记类作品才显得如此生动而有趣。而类似麦考米克“走私”那样的情节也让我想起了我的奶奶。抗日战争时期,爷爷失业,支撑家庭生活的重担全落在奶奶身上。有好几年,奶奶每天都要把从上海西郊收购的大米等食材缝入自己的棉袄棉裤,徒步穿越大半个上海,更要躲过日本兵的关卡,最终把这些食材送到如今九江路上的一家饭店,以此养育三个孩子。一位普通母亲的勇气,在某种程度上并不亚于一位社会改革家——尽管在社会意义上还有大小之分,但她们同样值得尊敬。更何况,那些推动社会改革的人,那些希望以科技进步带动社会进步的人,不正是为了普罗大众的健康和自由?

  这本书属于他们,也属于所有追求爱和希望的人们。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4-20 06:28 , Processed in 1.604590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