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真要点 1、《柳叶刀》这篇研究的正确解读是:当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某个产能营养素提供的能量占膳食总能量摄入量的比例)达到60%以上的时候死亡率会上升。 2、但是要注意:它不能说明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低于40%的时候死亡率还会下降;更不能说明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低于5%的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生酮饮食”),具有更低的死亡风险。 3、仅以《柳叶刀》这篇研究为依据,就开始鼓吹“远离碳水化合物”“无节制多吃脂肪”,都是过度外推。 4、大部分人都不需要担心碳水化合物供能比过高可能带来的问题,因为,大家的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很可能达不到60%。 5、营养学从来不是一门一味要求“多吃xx”“少吃xx”的学科,而是一门讲求平衡和范围的学科。脂肪也好,碳水化合物也好,蛋白质也好,都是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比较合适,过少过多都不好。 查证过程 医学权威学术期刊《柳叶刀》上最近发布的研究显示,碳水化合物摄入过量可能提高总死亡率[1],研究一发布,解读文章纷纷而来,其中不乏很多标题党和过度解读,尤以一篇名为《柳叶刀最新研究,碳水,脂肪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不知道打了多少人的脸?》的文章为甚,直接开始鼓吹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这样的解读到底错在哪儿? 带你读懂研究原文中的关键表格 《柳叶刀》上的这个研究关注的是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之间的关系。该研究把所有的研究对象按照碳水化合物供能比进行分组,表格白色区域的第一排数字就是各组碳水化合物中位数,分别是46.4%、54.6%、60.8%、67.7%、77.2%。
流传的解读文章中“多吃主食死的快”不靠谱。这张表右边还有一个风险比(hazard ratio),五个分组的其他组都与第一组进行比较,以下图中的红框为例,1.28代表的是碳水化合物能量占比77.2%的人的总体死亡风险大约是能量占比46.4%的人的1.28倍。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1.28下面括号里的数字范围,只要这个范围包含了1,那这个风险在统计学上就没有意义。
比如下图中的0.83-1.18,包含了1.00,就是不显著的;1.16-1.60,两个都比1大,就证明危险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
心血管病相关的趋势变化并没有统计学意义。只有全因死亡率和非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有统计学意义。这个表格最右侧的P值很重要,它代表的是,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看到,主要心血管疾病(Maj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中风(stroke)、心血管疾病死亡率(cardiovascular mortality)的p值都是大于0.05的。
这张表到底说明了什么? 当摄入量在现行膳食指南推荐的碳水化合物供能比范围内的时候,全因死亡率和非心血管病死亡率的上升都不显著。 虽然全因死亡率和非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都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再仔细看不同分组的变化,死亡率分别是4.1、4.2、4.5、4.9、7.2,前面都比较平稳,到了第5组出现了骤升(如果各位对数字不敏感,这里用excel做了一个图):
这是什么意思呢?说明如果只看中间两个碳水化合物摄入在膳食指南推荐范围之内(54.60%和60.80%)的点,死亡率上升的趋势基本约等于没有。 如何正确解读《柳叶刀》研究的结论? 这项研究的结论之一是:高碳水化合物摄入可能引起全因死亡率增加。但是,这个“高”要高到60%以上;而在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上升到60%之前,这个死亡风险都没有明显的升高趋势。 另外,这项研究中,死亡风险上升最明显的,是碳水供能比达到77%的那个组。这是什么概念?中国上个世纪60年代一穷二白、吃不起肥肉的时候,一个轻体力活动成人,得吃下差不多整整三斤白米饭、白面馒头一类的东西,才能把一天的碳水化合物供能比顶到77%这个量级! 而对于研究所说的供能比60%以上,对于现在的中国人,尤其是城市中国人来说,早已基本不是问题。虽然这项研究当中,中国人具有较高的膳食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但事实上这一单项研究中的结论与此前我国多次全国性调查的结论相去甚远。这种差异可能和研究本身抽样方法、膳食测量方法导致的误差有关。 实际上,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膳食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一直在一路滑坡,而且早在2011年,就已经滑落到只有54.3%了[2]。 另外,由于该研究没有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低于42.6%的组别,且目前三个较低的五分位组中死亡率并没有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明显的变化趋势,我们也就不能用它来推断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低于40%的时候死亡率会是什么情况了—更不要说“生酮饮食”(低于5%的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之下会是什么情况。研究作者也在讨论部分中指出了这一点。 如果看见碳水化合物供能比高到60%以上会增大死亡风险,就认为要低碳水化合物才好,照这个逻辑,BMI超过24以上就开始出现负面健康效应,那岂不是体重为0的时候最健康? 正常人应该怎么吃? 营养学从来不是一门一味要求“多吃xx”“少吃xx”的学科,而是一门讲求平衡和范围的学科。脂肪也好,碳水化合物也好,蛋白质也好,都是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比较合适。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2013版中就认为,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的可接受范围是50%-65%,脂肪的可接受范围则是20%-30%。如果高了、低了,都是不合理的。 所以,不管是一味去掉脂肪,还是一味去掉碳水化合物,都不符合现代营养学的思路。营养学所谓的“少吃脂肪”,也并不是没有下限,正如前述,至少要保证膳食能量的20%来源于脂肪,才能不影响健康。 而现在我们中国人面临的问题是,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不断下降,脂肪供能比越来越高,从1991年的21.8%,一路涨到了2011年的32%,大城市中甚至达到了36.9%[2];这样改变的膳食模式,再加上体力活动减少,都是中国近年来肥胖和慢病发病率爆发式增长的原因[3]。 总结:因此,我们的膳食指南,大体上仍然是正确的,也没有必要刻意去减少膳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时刻记住,膳食健康的重点在于食物多样和保持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