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图文并茂] 世界遗产名录——欧洲篇(四十二)

[复制链接]

 成长值: 31570

灰金v1_05灰铜v1_05蓝银v1_05绿金v1_01绿金v3_05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铜v1_05紫银v2_05紫银v1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9-13 13: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英国布莱尼姆宫
布莱尼姆宫,别名丘吉尔庄园,是英国园林的经典之作。其位于伍德斯托克,由约翰·范布勒建造。它将田园景色、园林和庭院融为一体,显示出卓越超群的风范。1987年,这座官邸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宏伟的大厅中最令人惊叹的是,由詹姆斯·桑希尔于1716年绘制的天花板:按照战争的顺序在布莱尼姆宫中展开,展现了马德罗的胜利。长长的拱形走廊一直延伸到大厅的南北两边,这是温布勒的典型之作。比如楼梯,为拱廊的东墙所隐藏。


国家餐厅中,桌子与银色的镀金明顿餐具摆放在一起。银色物件的中心,放置在一张隔离的桌子上,展示了马德罗在布莱尼姆战役胜利之后仍然骑在马背上的情景。在格林灵吉本斯制作的大理石门上面,饰有马公爵作为罗马帝国王子时的有两个头的鹰章。
长长的图书馆最初被设计为画廊,这个55米长的房间显示了一些宫殿内最好的粉饰灰泥装饰。室内放有女王安妮、国王威廉姆尔伯勒马德罗二世和第一任公爵马德罗的全身雕像。也许这个房间中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便是在北部尽头的宏伟的威利斯政府机构。马德罗和女王安妮的大理石雕像均安置于此处。

巴斯城
巴斯城位于英国科茨沃尔丘陵的南部,处在群山环绕的圆形凹地中,面积28平方千米,是英国西部的著名旅游胜地。美丽的埃文河缓缓流经巴斯城,横跨河上的是巴斯城有名的普尔特尼三拱桥,该桥建于1769-1774年,颇具意大利风情,是巴斯城标志性景观之一。巴斯在英文中的意思是洗浴的意思。


在古建筑遗址中,以罗马浴场、水泵房和大教堂尤为著名。
罗马浴场
罗马浴场在市中心,环绕温泉而建。这个温泉从三千米深的地下,每天喷出127万立升泉水,温度常年保持在46.5度,既可饮用,又可治病。18世纪,人们偶然发现弥涅耳瓦女神的镀金头像,早已湮没不闻的古罗马浴场得以从新现身。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发掘表明,罗马浴场设有好几个浴池,还有游泳池和暖气加温的房间。浴池周围布有雕塑、栏杆,浴池上方原来覆盖着巨大的弧形拱,现仅存一些柱子,但浴池周围还能找到拱的残片。


水泵房
水泵房紧挨罗马温泉,但却年轻得多,建成还不到二百年。别以为它是一个放抽水机的房子,在十九世纪,这是旅游巴斯的绅士淑女们每日聚会的场所。6米高的楼顶上有精致的雕花,巨型的格子窗户是乔治式建筑的标志。窗前一个小小的圆形喷泉,就是从前仆从取矿泉水冲茶的水源。


大教堂
大教堂在罗马浴场东面的广场上,建于15世纪,为歌特式。朝西的一面以具有许多大窗户和扇形拱顶闻名,因其窗户多,有"西方灯笼"之称。城西北还有两处别具一格的建筑范例。一个是1754年建造的环形建筑群。它环抱着一个直径92米的圆形广场,由同一屋檐下的多层建筑整齐环列而成。另一个是1774年竣工的王家月牙建筑群,呈弧形,长达184米,由三十几座多层住宅在同一屋檐下整齐排列组成,在其前面形成空旷的月牙形大草坪,一条宽阔的街道把这两组建筑群连接起来。



罗马帝国的边界
罗马帝国的边界是英国和德国共同申请的世界文化遗产,包括英国的哈德良长城、安东尼长城和德国的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是罗马帝国扩张的历史见证。1987年英国的哈德良长城首先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5年增扩了德国的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2008年增扩了英国安东尼长城。


“罗马石灰墙”代表了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疆域的边界线。它延伸超过5000公里,跨越大西洋沿岸北部的英国、欧洲黑海,并从那里到红海和整个北非大西洋沿岸。今天还遗留了石灰组成的残余建围墙、壕沟、炮台、碉堡、了望塔和平民定居点。某些部分的线路已经出土,有些经过重建,有的被毁。德国的这两个部分覆盖长度为550公里,从德国西北部直至东南部的多瑙河。118公里长的哈德良长城(英国)是公元122年在哈德良皇帝的命令下建造的,是罗马帝国在不列颠省的北部边界。这是一个突出的例子,证明了古罗马的军事组织状况,并说明了防御技术和地缘政治战略。苏格兰的安东尼长城是一个长达60公里的防御工事,是公元142年由安东尼•庇护皇帝用以防御北部“野蛮人”的。这是罗马帝国边境的最西北部分。

威斯敏斯特宫、威斯敏斯特教堂和圣玛格丽特教堂
在重要的中世纪遗迹原址上于1840年重建的威斯敏斯特宫是新哥特式建筑的典型。这里还包括圣玛格丽特教堂,这是一座小型的直角哥特式风格的中世纪教堂。威斯敏斯特教堂(西敏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象征意义,从11世纪起历代国王都在此举行加冕仪式。


威斯敏斯特宫
东临泰晤士河,正门朝西,占地面积8英亩,威斯敏斯特宫主体建筑是前后三排长达287米的宫殿大楼,两端和中间由7座横楼连接。宫殿西南角和东北角各有一个高塔。塔顶的旗帜升起时,表示议会正在开会。塔楼下面有扇皇家大门只供英王召开会议时使用。威斯敏斯特宫是过去伦敦的西郊,曾建有一座教堂。11世纪中期,英王爱德华一世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宫殿并重建了教堂。此后400多年威斯敏斯特宫一直是英国的主要王宫,1547年成为英国议会所在地。它几经火灾,几次重建。


威斯敏斯特教堂
在Saberht国王时期就已经建成,最初建在泰晤士河中的一个小岛上。1045年至1065年间按照忏悔者爱德华的命令重建威斯敏斯特教堂。萨克逊王曾发誓要去朝圣,却没有信守诺言,教皇叫爱德华重建威斯敏斯特教堂赎罪。威斯敏斯特教堂最早是为本笃会僧人而建的,于1065年12月28日完成。1245年~1517年间威斯敏斯特教堂再次重建,第一阶段的重建工作由亨利三世组织,但是大部分的工作是在理查三世时期由建筑师亨利·耶维尔完成的。


1503年亨利七世叫人建了一个礼拜堂。亨利八世与罗马教廷断绝关系后,1534年威斯敏斯特寺也被国王控制,并在1540年关闭。这段时期内原本给威斯敏斯特教堂的拨款都全部被转移给圣保罗座堂。在女王玛丽一世统治时期威斯敏斯特教堂曾短暂地重开,但在1559年,伊丽莎白一世再次关闭了威斯敏斯特寺。1579年,伊丽莎白一世重开威斯敏斯特教堂,但规定由王室直接管理,并将其改建为一所学校,从此管理威斯敏斯特寺的人不再是主教,而是教长,而且由国王任命。直到19世纪,威斯敏斯特教堂是继牛津和剑桥之后第三所大学。钦定版圣经旧约的前三分之一和新约的最后二分之一就是在这里被翻译成英文的。
圣玛格丽特教堂
是个精致的白色教堂,建于12世纪,15世纪以来重新整修多次,是伦敦上流社会热门的结婚场所。内部的鲜丽彩绘玻璃更为这个小巧教堂增添浪漫色彩,是为亨利八世兄长亚瑟订婚所制作,教堂外有一个日晷太阳钟。



坎特伯雷大教堂、圣奥古斯丁修道院和圣马丁教堂
英国,坎特伯雷教堂,前圣奥古斯汀修道院和圣马丁教堂,文化遗产,1988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坎特伯雷是英国教堂之精神领袖的地方。这里拥有英国最古老的、最庄严肃穆的圣马丁教堂、纪念圣徒圣奥古斯丁的修道院的遗迹,以及华丽的基督教大教堂,这一教堂是罗马风格和哥特风格结合的产物。


坎特伯雷修道院
坎特伯雷修道院是英国最大的修道院,可供150名修士隐修,包括有庞大的回廊、会议厅、寓所、食堂、教堂和医院。7--8世纪这里曾是神学及学术研究中心。11世纪修道院内又建造了一座新教堂,用以安置圣奥古斯丁和早期几个坎特伯雷大主教。1538年修道院大部分拆毁。1844年开始发掘和保护,被认为是英国现有最重要的撒克逊时代的遗迹。


圣马丁教堂
圣马丁教堂位于城东的山脚下,主要由中厅、圣坛和西部塔楼组成。这座建筑初看起来很普通,它的细部的复杂结构,却都是历史演变的见证人。详细的勘察和小规模的发掘已表明这座长方形的建筑物是用罗马材料建成,这说明教堂始建于罗马时代。


除上述主要建筑外,教区内还散布着一些小教堂和教堂墓地,与主教堂、修道院和圣马丁教堂共同构成了坎特伯雷壮丽的宗教建筑群。
坎特伯雷大教堂及其教区的建筑,无论是在英国的文化史上还是在建筑史上都有着极高的地位,是英国基督教建立的见证,也是催生英国基督教文明的摇篮。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5 07:58 , Processed in 1.278445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