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威廉·麦克斯韦尔代表作《妈妈走的那一年》出版

[复制链接] [已阅至1楼]

版主勋章 - 版主勋章

 成长值: 29420

宝血灵晶结丹成就紫金v1_05紫银v1_03紫银v2_02紫铜v1_05紫铜v2_03紫铜v3_05红铜v1_05灰金v1_05灰铜v1_05灰铜v3_01绿金v1_01绿金v3_04绿银v3_05绿铜v3_05蓝银v1_05蓝铜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11-30 0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妈妈走的那一年》    [美] 威廉·麦克斯韦尔    南海出版公司  

  倍受诺贝尔奖得主艾丽丝·门罗推崇的美国当代著名编辑、作家威廉·麦克斯韦尔,去年10月以一本《再见,明天见》令中国读者领略了久违的清新之风。如今他的另一本重要作品、以个人经历为蓝本写就的《妈妈走的那一年》,将再次由新经典文化半间工作室感动呈现。

  《再见,明天见》推出后,有网友感叹“这是一位不该被埋没的作家”,也有不少人表示,在看似波澜不惊的文字之下,隐藏着令人掩卷落泪的力量。这背后与作家为作品赋予的丰富个人情感是分不开的。在他被亚马逊评选为“十佳美国20世纪30年代小说”之一的《妈妈走的那一年》中,麦克斯韦尔揭开了心中最深的伤疤:母亲的离去。他的童年与书中的莫里森一家有着诸多共通之处:流行病肆虐的恶劣环境中,这个家庭仿佛一叶孤舟。八岁的小儿子邦尼心中,母亲伊丽莎白就是他的宇宙中心:一个小小的关注能彻底改变他的心情,一次偶尔的忽略会给他敏感的内心留下巨大的创伤;而他腿有残疾但性格倔强的哥哥罗伯特觉得,自己应该承担起保护母亲的责任,让她免受外面世界的危险;孩子们的父亲詹姆斯平日里十分严厉,但当大难临头,他蓦然发现妻子才是整个家庭的基石,没有她的日子完全无法想象……

  关于母亲,关于童年,关于家庭,每个人都有太多想要诉说却说不出口的话语,留给我们的常常是那如鲠在喉却丝丝甜蜜的复杂况味。而在《妈妈走的那一年》里,麦克斯韦尔再一次用简单通透的语言,道出了这种不可言说的微妙心理。

  内容简介

  你我童年记忆深处,都有一段围炉夜话的静谧时光,如鲠在喉,又丝丝幸福。

  关于我母亲的死,我再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永远。——作者

  纤尘不染的小说大师,一位作家中的作家。

  在一片风平浪静的外表下直刺人心,散文式小说唤醒最沉痛的失落与想象带来的恐惧。

  入选亚马逊十佳20世纪30年代美国小说。

  本书是美国著名编辑、作家威廉·麦克斯韦尔《再见,明天见》之外的另一本代表力作,以其真实经历为蓝本写成。流行病肆虐的恶劣环境下,莫里森一家度过了一段特殊的生活状态。八岁小男孩邦尼心中,母亲伊丽莎白就是他的宇宙中心:一个小小的关注能彻底改变他的心情,一次偶尔的忽略会给他敏感的内心留下巨大的创伤;而他腿有残疾但性格倔强的哥哥罗伯特觉得,自己应该承担起保护母亲的责任,让她免受外面世界的危险;孩子们的父亲詹姆斯平日里十分严厉,但当大难临头,他蓦然发现妻子才是整个家庭的基石,没有她的日子完全无法想象……

  作者简介

  威廉·麦克斯韦尔(William Maxwell)

  著名编辑、小说家、散文家、童书及传记作者,曾任职《纽约客》40载,是纳博科夫、厄普代克、塞林格等诸多美国当代重要作家的伯乐、知己与导师。著有包括《妈妈走的那一年》《再见,明天见》在内的6部长篇小说,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奖章、美国笔会/马拉穆德奖、马克·吐温奖等。

  编辑推荐

  威廉·麦克斯韦尔首先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编辑,他在《纽约客》任职40载,成为了诸多美国当代重要作家的伯乐、知己与导师。与他合作过的作家包括: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约翰·厄普代克、JD。塞林格、约翰·奥哈拉、约翰·契弗、尤多拉·韦尔蒂等。

  同时,麦克斯韦尔的文学创作也是难以忽视的。他的小说尤其受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推崇,在一次采访中她提到,《妈妈走的那一年》是她读到的第一本麦克斯韦尔作品,令她一下子迷上了他的文字。

  麦克斯韦尔被称为“美国文学界一颗遗落的钻石”,与他的代表作《再见,明天见》一样,《妈妈走的那一年》中投射了不少作者个人的影子,使我们得以更深一步地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和书中人物一样,他经历了幼年丧母的切肤之痛,甚至在青年时代因此心结导致一次自杀未遂。他笔下的母亲形象质朴平和,甚至是不完美的,却散发着梦幻般柔和的光环,给人以真实而温暖的归属感。他在创作中的这种执着感染了每一个读者,同时也勾起了我们心底对童年渐渐模糊的美好回忆。也正是如此,尽管全书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只是一户美国人家流水般的日常生活,你却常常发现自己已不由自主地浸入其中,在书中的母亲离去之后为两个男孩和他们的父亲担忧、牵挂。

  精彩评论

  《妈妈走的那一年》是我头一回读麦克斯韦尔,我立刻就意识到,这是一个好作家。——诺贝尔奖得主艾丽丝·门罗

  这个故事拥有如此迷人的温暖,能融化任何评论人的心,也能让众多读者感动落泪。——《泰晤士报》

  他是作家中的作家,一位小说大师。——《纽约客》编辑霍华德·莫斯

  不用任何夺人眼球的技巧,以一种通透的文体令读者完全沉浸其中。此后写“孩子眼中的成人世界”的作家必难出其右。尽管出版于30年代,这本书里没有一个已经过时的词。——《卫报》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6 19:04 , Processed in 0.591695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