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2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黄宗英文集》 记录传奇一生

[复制链接] [已阅至1楼]

版主勋章 - 版主勋章

 成长值: 46990

灰铜v1_04绿金v1_01蓝铜v1_05蓝铜v2_05红铜v1_01紫铜v1_05绿铜v3_02灰金v1_05蓝银v1_05紫银v1_01绿金v3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 17: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黄宗英文集》  记录传奇一生



  深圳海天出版社举办“‘我们眼中的黄宗英’——《黄宗英文集》新书发布暨作家作品分享会”,重磅推出著名影视演员、知名作家、艺术家黄宗英四卷本文集。黄宗英作品《小木屋》主人公、西藏农牧学院森林生态学、高原生态学教授徐凤翔,黄宗英老友、原《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周明,《北京日报》副总编辑初小玲,《黄宗英文集》整理者、作家、原《人民日报》文艺副刊高级编李辉、黄宗江女儿阮丹青亲临现场讲述“眼中的黄宗英”。

  黄宗英,多才多艺,既是著名的影视演员,也是知名的作家。她自1941年演出《蜕变》开始舞台生涯。抗日战争胜利后参加《丽人行》、《乌鸦与麻雀》等多部电影的拍摄,塑造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妇女形象。她的报告文学,比如《大雁情》《小木屋》等曾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当代报告文学精品”系列,她的《大雁情》收录在内。黄宗英的千字短文也非常精彩,在报刊上开过专栏。从演员到作家这一特殊人生经历,使她的作品颇具特色,往往从演员这一别具一格的视角,展现艺术文化界的种种掌故,也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而给他人作品的各种书序,作者入藏、登长城、赴海外拍片种种人生经历的叙写,也不失为对改革开放以来种种巨大变化的个人化的展现。她的作品笔致灵动,善用口语方言,鲜明感人,使读者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文艺工作者在20世纪大时代变迁中的悲欢离合、人生轨迹,不失为那个时代的剪影。

  四卷本《黄宗英文集》,由深圳海天出版社2016年12月正式出版发行。《文集》几乎囊括了黄宗英发表的主要作品,从上世纪50年代初学写作的诗歌、剧本到后来的报告文学、专栏文章以及与冯亦代先生的书信集。其中《小丫扛大旗》卷主要收录了黄宗英的报告文学、人物特写,影视剧本、诗歌等作品;《我公然老了》卷主要收录了她的散文作品,于日常琐忆中,描写世情、感悟人生;《存之天下》卷是写亲人朋友的文章;《纯爱》卷收录了她与著名作家、翻译家冯亦代的往来书信,书写了堪称范本的情书,是两位文化老人间黄昏恋情的真实记录。

  本书的编选者李辉,是黄宗英的好友、忘年交。作为著名作家、《人民日报》文艺副刊编辑,李辉与现当代作家交游甚广,著有多种相关传记研究作品,如《萧乾传》、《沈从文与丁玲》、《胡风集团冤案始末》、《黄苗子与郁风》等,广受好评。本书即他受已92岁高龄的黄宗英委托,花了很大的工夫将其作品,包括20世纪50 年代的一些旧作收集起来,整理分类,编辑而成。其中,不少作品是多年来首次出版,颇具文献收集价值;而选编者李辉既为现当代文学的专家,与作者又有很深的交往,所选取的篇章足以涵盖作者的生平,表现其为文的特点;在卷目、篇目的安排上亦颇具匠心,剪裁得当,使本书成为精心编排的文学佳品。

  作为最早来到深圳经济特区参加建设的文艺工作者之一,黄宗英在本书也较多涉及她在深圳的经历和感言。海天出版社作为伴随深圳特区快速成长起来的城市出版社,也致力于出版与深圳相关、曾经为深圳文化艺术发展有过贡献的作者的作品,为深圳的历史与文化做一见证。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青铜会员 - 等级≥州判

沙发
发表于 2017-1-23 20:54 | 只看该作者
黄宗英和赵丹是一辈人,老电影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7 00:33 , Processed in 2.156148 second(s), 5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