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5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强迫症的历史》剖析德国反犹文化黑暗史

[复制链接] [已阅至1楼]

版主勋章 - 版主勋章

 成长值: 46840

灰铜v1_04绿金v1_01蓝铜v1_05蓝铜v2_05红铜v1_01紫铜v1_05绿铜v3_02灰金v1_05蓝银v1_05紫银v1_01绿金v3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 11: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强迫症的历史》剖析德国反犹文化黑暗史



  德国历史上的反犹文化源自于哪里?

  如何演化为战争对犹太人灭绝性的种族杀戮?

  《纳粹德国:一部新的历史》作者、纳粹德国历史研究专家

  克劳斯·费舍尔叙述德国反犹史及其极端形态的经典之作

  内容简介:

  自中世纪以来,在欧洲的文化中,尤其在德国的文化中,就充斥着反犹太人的现象,它在基督教、仇外性、生物人种学等多方面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直至纳粹大屠杀的发生。本书再现了各种要素聚合发酵而成的一场灭绝性的种族杀戮,并从几个不可或缺的层面形成了纳粹大屠杀的历史叙事,也正缘于此,它成为叙述德国反犹史及其极端形态的经典之作。

  对犹太人灭绝性的种族杀戮,来自普通人类和普通德国人的黑暗本性;来自文明对这一本性约束的崩溃;来自同样出于受害者本性的恐惧和自保,以及历史中长期形成的犹太人缓和、逃避、顺从等集体无意识……

  来自德国集权主义制度的黑暗传统;来自纳粹极权主义警察国家的恐怖控制和运作;来自充斥工具理性的科层体制高效而无道德考量的共谋,以及国防军的纳粹化支持;来自欧洲各类国家不同程度的反犹太人行为,以及世界各地的漠不关心和无所作为……

  来自德国逃离自由、回避道德、对死亡和尚武的痴迷、犹太人恐惧症等文化的黑暗传统;来自纳粹的生物学—种族的意识形态,以及它有效的宣传和洗脑……

  来自德国经济政治社会一段迷失方向、濒临崩溃、焦虑绝望、道德危机的黑暗历史,犹太人不可逃避地成为灾难的替罪羊;来自种族主义革命和攫取权力的需要,这种需要必须制造对手;来自纳粹政权成功地利用了人性的弱点……

  作者简介:

  克劳斯·P。费舍尔,1942年生于德国慕尼黑,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芭芭拉分校获得文化与知识史学博士学位,目前任教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玛利亚市阿兰汉考克学院。

  媒体推荐:

  这是费舍尔继《纳粹德国:一部新的历史》之后的又一部力作……费舍尔对于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的融合可谓驾轻就熟,能够将各种文学题材糅进一部非凡的学术著作之中。——美国《图书馆杂志》

  编辑推荐:

  叙述德国反犹史以及其极端形态大屠杀的经典之作

  历史学家费舍尔用四百余页的篇幅,力证犹太人灭绝性的种族杀戮

  ·来自普通人类和普通德国人的黑暗本性;

  ·来自于文明对这一本性约束的崩溃;来自同样出于受害者本性的恐惧和自保,以及历史中长期形成的犹太人缓和、逃避、顺从等集体无意识;

  ·来自德国集权主义制度的黑暗传统;来自纳粹极权主义警察国家的恐怖控制和运作;

  ·来自充斥工具理性的科层体制高效而无道德考量的共谋,以及国防军的纳粹化支持;来自欧洲各类国家不同程度的反犹太行为,以及世界各地的漠不关心和无所作为。

  ·来自于德国逃离自由、回避道德、对死亡和尚武的痴迷、犹太人恐惧症等文化的黑暗传统;来自于纳粹的生物学种族的意识形态,以及它有效的宣传和洗脑;

  ·来自于德国经济政治社会一段迷失方向、濒临崩溃、焦虑绝望、道德危机的黑暗历史,犹太人不可逃避地成为灾难的替罪羊

  ·来自种族主义革命和攫取权力的需要,这种需要必须制造对手;来自纳粹政权成功地利用了人性的弱点

  在那一段时期,几股黑暗的力量汇集成洪流,使德国人背离了自己人道启蒙的传统,深深地把他们卷入黑暗之中。只有真正把握了这场大屠杀的种种缘由,才有可能抵御人类残暴事件的再次发生。阅读一段黑暗的历史,努力贴近深切的非人感受,是为了坚守光明永不散去。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青铜会员 - 等级≥州判

沙发
发表于 2017-1-28 11:19 | 只看该作者
得强迫症的人还是不少的,轻重不同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灰铜v1_01灰金v1_01

板凳
发表于 2017-1-30 23:09 | 只看该作者
强迫症没办法治疗吧,是习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2 02:49 , Processed in 2.216414 second(s), 5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