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2千吨假蜂蜜放倒300年老字号 同仁堂屡上黑榜“倚老卖老”?

[复制链接]

版主勋章 - 版主勋章

 成长值: 29550

宝血灵晶结丹成就紫金v1_05紫银v1_03紫银v2_02紫铜v1_05紫铜v2_03紫铜v3_05红铜v1_05灰金v1_05灰铜v1_05灰铜v3_01绿金v1_01绿金v3_04绿银v3_05绿铜v3_05蓝银v1_05蓝铜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8 01: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句管理能说清?
300年历史的同仁堂遭遇严重的信任危机。
12月15日晚,江苏广电总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栏目在新浪微博发布视频显示,同仁堂委托加工企业的多名工人将已经撕掉标签的过期或者临近过期的蜂蜜,倒进大桶里进行回收,最终进入到北京同仁堂蜂蜜的原料库。
12月16日晚间,同仁堂紧急发布产品违规公告说明,承认现场监管不到位,存在对清理出的蜂蜜未明确标识问题。紧接着又发布致歉声明,涉嫌违规产品已全部封存,向所有消费者郑重致歉。
这家涉事企业盐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盐城金蜂)为同仁堂蜂业食品蜂蜜的受托加工生产单位。据了解,两年来,盐城金蜂已经为北京同仁堂生产加工了2000余吨蜂蜜。
事实上,同仁堂创建于1669年(清康熙八年),1723年开始供奉御药,历经八代皇帝188年。载誉300余年的北京同仁堂,如今已发展成为跨国经营的大型国有企业--同仁堂集团公司,历代同仁堂人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
盐城金蜂涉事并非首次,视频中执法人员表示,今年9月,市场监管局接到举报并将这家企业上升为重点监控企业。今年10月,执法人员在巡查时,再次发现了问题,而这一次的调查,监管局的工作人员发现,“该企业将2018年3月份的生产日期,更换成2018年6月份。”
公开资料显示,盐城金蜂成立于2014年10月22日,法定代表人周金林,周金林担任法定代表人的“永嘉县金林养殖专业合作社”,因在当年6月30日前未按规定报送公示上一年度报告,被认定为不按规定履行公示义务的违法行为,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300年同仁堂与这样一家有过“前科”的企业合作无疑让人匪夷所思。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时间财经表示,老字号的立身之本依然还是百年积累下来的企业信誉以及随之而来的金字品质。若是为了创新、应变而放松了对产品品质的把控,那老字号也会遭遇信任危机,违规处理蜂蜜事件会重创同仁堂“百年老字号”这个金字招牌。
屡上黑榜
深陷“违规蜂蜜事件”风波的同仁堂并非首次登上产品安全“黑榜”。就在11月13日,山东省药监局今天发布今年第11期中药饮片质量抽检结果,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同仁堂(亳州)饮片公司)生产的53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
无独有偶。5月24日,国家药监局发布通告称,经山西省食品药品检验所等2家药品检验机构检验,同样标示为同仁堂(亳州)饮片公司等6家企业生产的9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
上述只是同仁堂食品安全事件的一偶,据不完全统计,仅2017年一年,因各种质量问题,同仁堂旗下企业10次被曝光,其中,同仁堂(亳州)饮片公司上“黑榜”次数高达7次。
2017年相关报道中提及:同仁堂(亳州)饮片公司生产的炙甘草在天津市抽验结果为含量测定项目不符合《中国药典》2015 年版一部相关规定。
其生产的(烫)骨碎补在贵州省抽验结果为不合格,其生产的熟地黄在湖北省抽验结果为含量测定不合格,其生产的翻白草在山东省抽验结果为性状不合格;北京同仁堂制药有限公司的药品加味左金丸因装量差异抽验不合格,同仁堂淄博药店因销售劣药被罚。
对此,同仁堂却急着撇清关系,曾发布澄清公告称,同仁堂(亳州)饮片公司为本公司控股股东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北京同仁堂药材参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媒体所关注的“炙甘草”、“(烫)骨碎补”、“熟地黄”、“翻白草”为同仁堂(亳州)饮片公司生产和销售,非本公司产品;本公司未生产该类饮片产品。
公告还称,北京同仁堂制药有限公司为同仁堂集团公司下属的中外合资企业,其生产的品种与本公司不存在重叠的情况,非本公司产品。
一句“非本公司产品”来打发公众或许有失欠妥,即便是下属的中外合资企业,用着百年老字号“同仁堂”的品牌,外界纷纷质疑,怎么能撇清关系呢?
如果说“非公司产品”让同仁堂躲过一劫,此次“违规蜂蜜事件”似乎在劫难逃了,然而此次蜂蜜事件却真的是发生在了上市公司。
12月16日上午,北京同仁堂蜂业发表致歉声明,称自身存在监管不力和严重失察的责任,已通知盐城金蜂在调查期间暂停其受托加工生产活动。但尚未发现这些蜂蜜进入生产用原料库的情形,将进一步深入调查核实。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也发布了关于媒体报道子公司产品涉嫌违规的说明公告,公告称,经初步调查,目前未发现这些蜂蜜进入生产用原料库的情形。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29 03:22 , Processed in 0.975922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