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图文并茂] 喜玛拉雅的向往—尼泊尔EBC大环线徒步纪实(上)

[复制链接]

 成长值: 31620

灰金v1_05灰铜v1_05蓝银v1_05绿金v1_01绿金v3_05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铜v1_05紫银v2_05紫银v1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8 0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喜马拉雅,喜马拉雅!
前两年,走过了喜马拉雅的珠穆朗玛峰的北坡和东坡,一览了众山的雄姿,此生难忘。
一年多过去了,看着别人从尼泊尔走南坡的图片,情不自禁又有了走南坡的想法。
这向往,随着日子的脚步,淡忘了高原徒步的艰辛,一天天强烈似中毒般,只有走一次才得以排解了。这样,从北、东、南、西顺时针刚好一圈,如此真的功德完满了,是否自己已变成雪山教的信徒?转山、转水、转佛塔,是为了心中升起的向往。



图片下部的人影,在高大的山体下如蚂蚊般的渺小,巨大的压迫感,震憾人心。




摄于2018年3月28日Dingboche丁波切(4350米)至Namche Bazar南池巴扎(3440米)的途中,经典的Ama Dablam阿玛达布朗峰与白塔的合影。
雪山的俯瞰和佛眼的直视,把我看得透彻,好想问一问,下一世是上天堂或下地狱?




摄于2018年3月27日Dingboche丁波切(4350米),村落与日照金山。
我很想在此地有一幢自己的房子,天天与雪山对歌,从银山对成金山,从黑发对成白发。




摄于2018年3月27日Kongma La孔马拉垭口(5535米),背景雪山是7861米的Nuptse努子峰和8516米的世界第四高峰Lhotse洛子峰。
面对如此的壮美,自己豪气万丈,直冲云霄。




摄于2018年3月23日Cho La卓拉垭口(5420米),壮美的大冰坡。背景雪山左侧白色山尖的是6119米的Lobuche罗布杰东峰。
很想沿着这冰坡滑下去,去会我前世的缘。




摄于2018年3月27日翻越昆布冰川途中,Taboche Peak达波且峰 ( 6367米左侧)、Cholatse巧拉色峰 ( 6335米中间) 和Arakam Tse阿哈看姆色峰 ( 6423m右侧)。
四周云层密布,把大地遮得昏暗,偏偏有一束光,把本已雪白的雪山,照得更显透亮,此刻,疲惫不堪的我,心亦随之透亮了起来。




摄于2018年3月25日Lobuche罗布崎 ( 4910米 )的雪山星空,是在五千米的高原荒野中的夜晚,享受了二个多小时的彻骨寒风,才得以拍摄到。左一7165米的Pumo ri普莫里峰、左二6749米的Lingtren琳特峰、右二6665米的Khumbutse空玛布色峰、右一7861米的Nuptse努子峰。
我向往雪山,而雪山向往星空,一样的执着,不同的表达。




摄于2018年3月26日Kalapathar卡拉帕塔(俗称黑岩峰5630米)顶的观景台。
清晨,当气喘呼呼的爬上峰顶,看到挂在气象装置上飘扬的五星红旗时,精神为之一振,背后1.5公里外就是伟大的祖国,早安!




摄于2018年3月24日Lobuche罗布崎的傍晚,背景雪山是7861米的Nuptse努子峰。
云雾环绕的雪山,水面中洁白的倒影,显得神秘而圣洁。
摄于2018年3月24日,背景雪山是7165米的Pumo ri普莫里峰。
峰顶上飘着美丽的羽云,很想和羽云握握手,表达我深沉的情感。




摄于2018年3月22日Gokyo戈克尤(4790米)营地的清晨,图中雪山是8201米的世界第六高峰Cho Oyu卓奥友峰、湖是Gokyo第三湖。
晨光,逐渐把雪山照亮,此刻,我听到了山湖的鸣唱,轻轻的却悠长。




摄于2018年3月20日Renjo Pass仁佐垭口(5345米)的傍晚。
在云雾中飘浮的珠穆朗玛峰的日照金山,等的就是这一幕壮丽的画面,多少的艰辛随即都飘散到云雾里去。




摄于2018年3月22日Gokyo戈克尤(4790米)营地的早晨,图中雪山是8201米的世界第六高峰Cho Oyu卓奥友峰。
大地一片寂静,我真希望能乘着峰顶上的云,一起飘扬。




摄于2018年3月24日,背景雪山是7165米的Pumo ri普莫里峰(左侧)、7861米的Nuptse努子峰(右侧)。
我庆幸,雪山下、冰川上,有了我的足迹,人生苦短、儿女情长,走过了,更能看清自己。




摄于2018年3月22日翻越Ngozumba冰川途中,云雾遮盖的雪山是8201米的世界第六高峰Cho Oyu卓奥友峰。
我们在冰川上艰难前行,都是为了对雪山的向往,一如信徒对神的向往。

从喜玛拉雅南面的尼泊尔,有许多条名闻世界的徒步线路,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EBC。关于EBC名称的由来,要从世界第一高峰珠峰(8844米)说起。珠峰共有三个主要名称:
1、英文名Everest,这是英国殖民期间为了纪念一位名叫Everest的殖民者取的名;
2、尼泊尔名Sagarmatha(萨加玛塔),意思是“天空之女神”;
3、中文名珠穆朗玛,是藏语Qomolangma的音译,意思是“大地之母”。
EBC是Everest Base Camp缩写,本意特指萨加玛塔国家公园内的珠峰登山大本营,但由于EBC这一称呼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远远大于萨加玛塔,所以大家去萨加玛塔国家公园徒步索性说成去EBC徒步了。
而走EBC线又根据路程长短及难度分成几种环线。我选择了走最难的超级EBC大环线,多走了两个垭口和两条沟,一次虐个够。
这次EBC徒步,除了在下Cho La卓拉垭口时发生一次滑坠 ( 后面再述 )外,可以说非常的顺利。
其一,天公作美。十几天的徒步行程都没有下雨,高原徒步若下雨,除了更危险外难度会增加几倍。我以前的高原徒步,次次都是在雨中走一大截路,所以被冠为“雨神”的尊号。Lukla卢卡拉 ( 2840米 )机场是闻名世界的最危险机场,就算是好天气的日子,每天都只有几小时的窗口期,误机等候几天是常事,而我们都能按时往返。
其二,身体变好。我这岁数常有的富贵病,如睡眠、肩颈背、关节、肠胃等等,通通都奇迹般的变好。
其三,选对了户外俱乐部。高原徒步有一定的危险,我选择商业团,较有保障。这次选的是深圳《徒步中国》户外俱乐部,是第二次了 ( 上次走贡嘎线 ) ,地接安排得非常好。挑重点的说说,我们这团11人 ( 第3天下 撤了1人 变成10人) ,配了1个国内领队 ( 资深户外人大飞 ) 、3个尼泊尔领队或协作、6个背夫,这样,徒步时队伍的前中后都有向导或协作,这太重要了。长距离高原徒步,队伍因各人的体能会拉得比较长,会发生走错路或其它意外的事,多几个向导是实实在在的保障。由于体能和拍照的原因,我通常会落到最后,与前面队友常有1至2小时的距离,殿后的向导或协作都能跟着我形影不离,在过垭口的艰难时段,帮我背冲锋包和相机,没有他们,这次本大王巡山,就不会威风八面。非常怀念他们!
其四、遇上了好队友,长时间徒步的劳累,人会变得容易变态,俗话说“不兄弟不远行”,这点我体会很深,希望有缘再同行。
有图有真相




摄于2018年3月20日Thame村至Renjo Pass仁佐垭口(5345米)途中,协作领队Santos。




摄于2018年3月19日离开南池去Thame的途中,行进中的背夫。
1背夫负责2个队员的行李,个个年轻可爱的,视高山如平地,常常放下行李又回返帮助后面的队员。




摄于2018年3月23日Cho La卓拉垭口,穿越大冰坡时,背夫Aayush放下行李帮助队员通过危险路段。




摄于2018年3月26日Kalapathar黑岩峰(5540米)顶的观景台,向导或协作Mikey。




摄于2018年3月23日Cho La卓拉垭口,向导Mikey挽救滑坠队员的情景,图片拍不出当时的惊险程度,下面是几十米深的沟,滑下去就要提前坐直升机回去了。




摄于Gokyo Ri(5360米)观景台,资深户外人、《徒步中国》户外俱乐部创始人之一、中国领队大飞,有他在就有肉吃。他虽话不多,却对队员做的每件事、说的每句话都是很对位的。




摄于2018年3月15日加德满都飞卢卡拉的航班上,尼泊尔领队Chhiri,脸上总是挂着微笑,给人一种信心的力量。




摄于2018年3月15日卢卡拉至帕克汀的途中,与三个年轻夏尔巴背夫的合照 ( 手机图片 )




摄于2018年3月30日卢卡拉机场的全家福。

02
加德满都-卢卡拉,向高山出发
尼泊尔以旅游为支柱产业,虽然公路交通非常落后,各条著名的徒步线路沿线却都有配套的住吃设施,因此我们走EBC线就可不用重装。
走EBC前领队有提醒大家带睡袋,说住宿的比较脏,但我认为除洁癖外大可不带的,住过西藏的纳木错、新疆的赛里木湖相比较,那简直是太满足了。
从加德满都去往EBC起点小镇:Lukla卢卡拉。
小镇Lukla卢卡拉 ( 2840米 ),因其是珠峰的门户、EBC的起点而闻名于世。如果不坐飞机的话,从加都到卢卡拉,徒步要多走3至5天的时间,我遇到几个中国人是徒步进来的,绝大多数是乘坐小飞机来卢卡拉的。
卢卡拉丹增-希拉里机场(lukla Airport)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机场了,由登顶珠峰第一人埃德蒙•希拉里(EdmundHillary)先生于1964年集资兴建,并于当年12月建成。
机场资料:
跑道海拔:2860米(9300多英尺)
跑道长度:460米。
跑道宽度:20米。
跑道坡度:18.5度。
进场高度:3000米。
俗称:不沉的航空母舰。
执飞机型:加拿大产 DHC-6双水獭(20座)、印度代工多尼尔-228(19座)、捷克产 L-410(19座)、直升机等。( 以上转载第一装甲驴老师的文字 )
为什么说它是世界最危险的机场,原因如下:
1.几乎无法复飞(降落的06号跑道对着高山,起飞的24号跑道尽头是悬崖,净空条件差,起降都是一锤子买卖)
2.跑道短,海拨高(需娴熟的飞行技术)
3.气象条件差(地处高山深谷,天气变化无常)
4.无导航设备 (塔台目前只是摆设,最多用对讲机告知一下跑道及周边情况,一切靠飞行员用眼瞅)
下图,摄于2018年3月15日卢卡拉机场,这是我们乘坐的印度代工多尼尔-228(19座)小型飞机,有17年的机龄,该机由德国多尼尔公司研制的小型客机(但亚洲运行的Do-228都属印度斯坦航空工业公司购买生产许可证后制造的,三哥造的飞机就有点吓人了),于1981~1998年投产,共生产超过了270架(其中印度生产了125架)。




最近的一次空难是降落时撞到跑道尽头的山壁上,日期2008年10月8日,13位德国徒步者,3位机组人员,2位尼泊尔人,全部牺牲。




空难者纪念塔的铭牌
降落的跑道才460米,18.5度的斜坡便于减速,飞机降落后除刹车外,随后要一个90度的急弯,以免撞上前面的山礕。




下面就讲讲乘坐小飞机的事
出发乘机了,这次徒步提供了统一的驼包和登山杖,显得整个队伍很专业,似是要去登珠峰的样子,《徒步中国》俱乐部值得赞。




摄于2018年3月15日加德满都国内航线的机场过安检( 手机图片 )。




摄于2018年3月15日加德满都国内航线的机场候机楼( 手机图片 )




摄于2018年3月15日加德满都国内航线的机场,工作人员认真的核对行李。( 手机图片 )




摄于2018年3月15日加德满都国内航线的机场,装上旅客的行李,前后都要放些,小飞机配重平衡很重要。( 手机图片 )




摄于2018年3月15日加德满都国内航线的机场( 手机图片 ),机场的摆渡车。




摄于2018年3月15日加德满都飞卢卡拉的航班上,这么小的飞机还配了一个空姐。




摄于2018年3月15日加德满都飞卢卡拉的航班上,驾驶舱及主驾




摄于2018年3月15日加德满都飞卢卡拉的航班上,尼泊尔美丽的山地田园风光。
加德满都飞卢卡拉的航班飞行高度不高,对照山的高度约在4000至5000米,机场就在山沟里。飞机一路都比较平稳,只是在入沟时受气流影响,上下飘了几下有点难受。




下图是转载第一装甲驴老师的图片,约飞行30分钟即将降落卢卡拉机场,赶紧念起六字真言。




下图是转载第一装甲驴老师的图片,触地的一瞬间伴随着一声闷响及猛烈的颠簸,感觉有急刹车随之90度急转,降落完美!机舱内响起了掌声,心头的一块大石也就落了地。




早已等候的年轻背夫们迎了上来,一人背两包,徒步开始了。




摄于2018年3月15日Lukla卢卡拉 ( 2840米 )机场
每年的旺季,都有许多世界各地的徒步者、登山者进出这里,有一些经过后,就再也不返回,永远地留在雪山上。




摄于2018年3月15日Lukla卢卡拉 ( 2840米 ),小镇街景。

03
热身:卢卡拉Lukla-帕克汀Phakding
2018年3月15日EBC徒步第一天:卢卡拉Lukla至帕克汀Phakding,行程约3小时。
EBC起点从喜马拉雅山南麓小镇Lukla卢卡拉(2840米)开始,今天的徒步主要是热身适应,到目的地帕克汀只走了三个多小时。全程沿山谷溪流左右前进,没有大幅度的上升与下降,算是给自己的双腿磨合一下。
看到这个玛尼石,感觉有点西藏的味道。据说,沿途的居民大多信奉藏传佛教。两边的房屋门窗描上蓝色,好看,西藏那边的是红黄色。




约走15分钟,经过很特别的一个门,算是进入萨加玛塔国家公园了吧。
有人说门上的塑像是登上珠峰的第一个夏尔巴女性,也有说是“天空之女神”萨加玛塔之意,没考证。




这个棺材状的建筑不知是什么神物,有谁知道的?行人都是从左侧通过,我亦照办,入乡随俗。




路途的间隔差不多处或休息点,都有这样的圾垃屋。我真实所见,一路的徒步中,很少看到有圾垃,接触到的几个夏尔巴向导和背夫,感觉他们都特别爱惜环境,吃完的糖果、饼干包装纸,先放进口袋里,再找圾垃屋放,对比200公里外的首都,夏尔巴人是山地民族的典范。




路旁有许多这样的石砌台阶,看图就知道有什么用了,其尺寸、高低是很方便背夫休息的,真正的便民设施。




路边的玛尼墙,为我们唱送着古老的六字真言。




天气虽有点阴沉,但此时这里已是初春,有些花已率先怒放,让人心情舒爽。




经过的第一座钢索吊桥,这些桥是这条路上的特色。




上上落落的缓坡,周遭景色虽不是惊艳那种,却令人畅快。




前面又有一桥,是抗美援朝鸭绿江桥那种,对岸是海拨2580米的Thado Koshi村。
过桥时要注意,手上的登山杖要提起来,以免不小心插进桥面的缝隙里。




万绿丛中两点红,很抢眼,这是杜鹃花吧。




很久没见过这样锯木了,小时候还干过,亲切。




玛尼石阵和白塔,有在西藏的错觉,不过,似乎少了点沧桑感。




目的地到了,含中途休息走了四小时多点。海拨2610米的帕克汀(Phakding),地处卢卡拉(LUKLA)到南池(MANCHE)中间位置,村落规模较大外,还是前往岗德里峰Kongde(6187米)登山大本营(BC•4910米)的叉路口,所以很多登山及徒步者第一天都会选择在此歇脚。




走EBC线的大多是来自欧美的白人,最近几年来自中国的才逐渐增多。
沿线的客栈目前还没中餐提供,漫漫的徒步路,这确实是个问题。为此,大家便喜欢挑些口味接近的尼餐吃,如炒饭、饺子、汤面等,所以带些老干妈、榨菜之类确实必要。不过,建议时不时要吃顿含大量芝士 ( 奶酪 )的西餐,如意粉、比萨类的,高能量对抗高反有好处。我们的领队大飞,时时搞些徒步牛、徒步鸡肉回来,交给客栈加工炖汤,在那种地方能喝上这样的肉汤,爽死了。
旅行,
其实是从自己活腻的地方,
到别人活腻的地方走走。

04
适应:帕克汀Phakding -南池巴扎Namche Bazar
2018年3月15日,EBC徒步第二天:帕克汀Phakding ( 2610米 ) 至南池巴扎Namche Bazar ( 3440米 )。爬升800米,用时8小时11分。




前方将通过吊桥跨越DHUDH KOSI河,要经过的第二座吊桥。




过桥时拍的美丽的河谷




有光的生命,就更茁壮。




太可爱了,很想抱回家。




出帕克汀约走1个多小时,当见到的第一座6000米以上的雪山时,立马激动随之高反,额滳神,好好看看,雪山大名Thamserku旦色库峰(6608米)。




我们沿着Imja Khola河谷而上,前面是2731米的托克托(TokTok)。








下坡是爽,但随之是下多低便要爬多高,不会给你占便宜。桥下的溪流,发源于康特加峰(Kangtega 6685米)西南侧,卡夏峰(Kyashar 6770米)西北侧,旦色库峰(Thamserku 6608m)东南侧的嘎沙尔(Kyashar Glacier)冰川。地图上Monjo(孟久)向东,距冰舌末端处直线距离也就6.5公里。




出帕克汀约3个小时步入Monjo孟久 ( 海拨2835米 ) ,这里亦有个进山检查站,记忆中共有四个检查站,这是第三个。这里设有进入萨加玛塔国家公园最大的验证检查站,所以也算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站点。




过了检查站,算是进入核心区域,又是一截大大的下坡路,前面一定是累死你不偿命的上坡。




前面又是吊桥,第四座了,亦是最长的一座,过了桥是Jorsale杰萨勒。
杰萨勒Jorsale标高是2740米,依山傍水风水好。




又一吊桥,第五座,过桥进入森林。




直走就看到传说中著名的双桥,上桥 ( 最高的桥,有100多米高 ) 是新桥,我们要走上桥,下桥已废弃,不知何因,却成就了独特的双桥景观,网络上经常能看到。




过的第六座吊桥了(指上桥,英文名Larja Bridge),特多经幡。




再拐个弯到一个平台,透过树丛即可看到世界第一珠峰、世界第四洛子峰。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仲么不让我看清楚点?




到南池前还有一个村庄,此处有最后一个检查站。村庄里的小孩,脸上有了高原红,3000多米的海拔了。




洗衣服的小孩,山里的小孩都早当家。




有一处自流的山泉水,背夫们纷纷在此洗涤,初春之时,山泉水仍然很冷,佩服呀。




用时约8小时11分,我最后一个走进了南池巴扎Namche Bazar ( 3440米 )。
海拨3440米的南池(Namche),是卢卡拉通往珠峰大本营(EBC)之间最大的村落。作为昆布地区徒步旅行的重要驿站,这里不仅有旅行者所需的丰富物资,还有向周边村落提供农副产品及生活必须品的市场,所以当地人把它称作为Bazar(市场)。









05
调整:南池巴扎 Namche Bazar 休闲一日
2018年3月16日 EBC 徒步第三天:南池巴扎 Namche Bazar ( 3440米 )休整,适应海拔。
从地理的角度看南池,座东北,朝西南,身藏在一个U型的天然山坳之中,处在Y河谷叉口之上。
1.向南,可回到卢卡拉;
2.向西北,沿Bhote Koshi River河谷(走EBC顺时针大环线)经RENJO PASS垭口可到Gokyo(戈克尤);
3.向东北,沿Dudh Koshi River河谷(走EBC逆时针中环线)经Dingboche(丁博泽),向北可达珠峰大本营,向东可到Chhukhung(朱孔)洛子峰下。
四景通渠之咽喉要道,地理位置决定了南池必须是个繁荣之地。 ( 以上文字转载“第一装甲驴”老师)




(地图转载“如歌的行板”老师)
早上6点钟,看窗外天色好,就一人遛到南池西南方向的山玻上。暗光下,镇的头顶东南方向,是Thamserku峰(“塔塞库”或“旦色库”6608米),地处南池东南7.5公里处,是众多6000米山峰中距南池最近的一个雪峰。




这条南池西南偏西方向的山脊,这是Kwangde峰(6187米)。




图中是个直升机起降场。
Kwangde並不是一座单一独立的山峰,而是一排连续几个山峰:Kwangde, Kongde Ri, Kongdi Ri, Kongde,虽然不算太高,但据说是一座颇难攀爬的雪山。




西北侧是神山贡比优拉Khumbi yul Lha(海拨5761米),怪不得有如此多的经幡和玛尼石。




东南方向,右侧是Kangtega峰(“甘地嘉”或“康特加”6685米,俗称:鞍之雪山)和左侧的Thamserku峰(“塔塞库”或“旦色库”6608米)。




Kangtega甘地嘉峰 ( 6685米 )




中间处东北方向,露出小尖尖的即是著名的是6856米的Ama Dablam阿玛达布朗峰。
天还未全亮,就有直升机出勤了。




拍完日出,回到客栈吃早餐。8时左右,在领队带领下,先到东南方向小山包上的登山博物馆去,那里亦是个观景台,阳光已经照进南池镇里。




这是登山博物馆前的纪念广场,远处白云里的即是如雷灌耳的珠峰和洛子峰。图中的塑像是夏尔巴“雪山之虎”丹增•诺盖,查资料得知,丹增•诺盖出生于珠穆朗玛峰附近的索鲁昆布地区,从小梦想登顶珠峰。他从18岁开始为各国登山队服务,屡次创造新的攀登纪录,被称为“有三个肺的奇人”,经过20多年的努力,终于在1953年,被选为英国登山队的向导,于同年5月29日11:30分协手新西兰登山家艾德蒙•希拉里一同登上珠穆朗玛峰。




东北方向白云处的Lhotse洛子峰 ( 8516米,世界第四高峰 ) 露出了半个身位,直线距离约29公里。




在登山博物馆转了一会,就下了小山包往西北方向的Hotel Everest View珠峰宾馆观景台,要爬升400多米的高度。




山虽高,人为峰。




思绪在飞扬




快到珠峰宾馆观景台时,台地上有好几架直升机升降。有钱人或不想徒步想看珠峰、洛子峰的人,可以从加德满都乘直升机直飞来这里,或在此租用直升机空中观看。




走近直升机,这好象是欧洲产的小松鼠。机型AS350B3,最大起飞重量2250公斤、有效载荷1022公斤、最大速度287公里/小时、最大巡航速度258公里/小时、最大航程665千米。




我们这次的徒步有统一买了意外保险,其中一项就是提供直升机救援服务,条件是要经有资质的向导认定并呼叫,才能享受到。





休息之后,正式徒步即将开始······

—END—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20 05:03 , Processed in 0.949201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