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健康养生大事件

[复制链接]

督察勋章 - 督察勋章

 成长值: 34840

灰铜v1_01绿银v1_01绿金v1_01灰金v1_01紫铜v1_01绿铜v3_01绿银v3_01绿金v3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28 11: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过去的2013年,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极端天气频现的年度,对我们的健康和养生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食品安全形势依旧严峻

食品安全问题在中国也同样是一个老生长谈的问题,虽然2009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从制度上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更好地保证食品安全,然而,今年爆出的几件食品安全大事件仍然提醒我们,我国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形势依旧很严峻。
年初,上海黄浦江松江段水域出现大量漂浮的死猪,打捞出的死猪数量超过了13000头,民众最为担忧的,不仅是持续上涨的死猪数量和部分死猪身上检测出的猪圆环病毒,而且还因为死猪打捞地黄浦江上游,正是上海市饮用水的取水水源所在。今年5月,新闻爆出“广州检测大米,4成以上样品镉超标”。镉通常通过废水排入环境中,再通过灌溉进入食物,人长期食用含镉的食物会引起骨痛病,痛苦不堪。新闻并没有及时说明超标大米的批次、产地,更没有及时告诉公众该怎么办,在一定范围内引起了民众的恐慌。
同样在5月份,山东爆出了毒生姜事件,让人们认识了一种农药“神农丹”,农民用它种的姜卖给城里人,另外种一些不用剧毒农药的留着自己吃,让广大消费者群情激愤。“高毒农药”的标签,让许多人望姜却步,看着所有的姜都象是毒药,必要的时候需要给果蔬解解毒。
这些事件也催生了国内有机食品的发展。今年,许多有机食品厂商开始涉足电子商务,让安全、放心的食品通过网络和自有物流走进千家万户,像莆田网、本来生活网等等有机食材的网站经营得风生水起,虽然价格十分不菲,但在食材方面多了更安全放心的选择,也是一种进步。

高温酷暑对健康的严酷考验

进入七月,中国各地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高温“烤”验,部分地区高温持续的时间和强度都突破了历史纪录,是近50年来最热的一个夏天。极端高温天气对人体带来很大伤害,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水盐代谢失衡。在高温环境下人体排汗量会大大增加,大量出汗对人体水盐代谢产生显著影响,当水分丧失达到体重的5?8%而未能及时得到补充时,就可能出现无力、口渴、尿少、脉搏增快、体温升高、水盐平衡失调等症状。
第二,消化系统紊乱。在高温条件下,体内血液重新分配,皮肤血管扩张,腹腔内脏血管收缩,这样就会引起消化道贫血,出现消化液分泌减少,使胃肠消化过程所必需的蛋白酶、淀粉酶、胆汁酸的分泌量减少,胃肠消化机能相应减退,导致胃液酸度降低,这样就会出现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以及其他胃肠疾病。
第三,破坏循环系统。在高温条件下,由于大量出汗,血液浓缩,同时高温使血管扩张,末梢血液循环的增加,这些因素都可使心跳过速,而心输出量减少,加重心脏负担,部分严重的心脏疾病患者在这种情况下极容易猝死。
第四,高温可加重肾脏负担,降低机体对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的耐受度,使毒物对机体的毒作用更加明显,高温也可以使机体的免疫力降低,抗体形成受到抑制,抗病能力下降。人们在盛夏都应当减少外出时间,多吃蔬果、及时补水,甚至逃到凉爽的地方来避暑。经历一个严酷盛夏的考验,人体进入透支状态,因此,秋季的进补就变得更加重要,以补足损失的元气和精力。

警惕过劳导致恶性疾病

今年,前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创新工场创办人李开复微博坦言:“在以往的职业生涯里,我一直笃信付出总有回报的信念,所以给自己的负荷一直比较重,甚至坚持每天努力挤出三小时时间工作,还曾天真的和人比赛谁的睡眠更少,努力把拼命作为自己的一个标签。现在,冷静下来反思:这种以健康为代价的坚持不一定是对的。”
上述反思,是在李开复确认自己已罹患淋巴癌的时候做出的,这条微博引起了人们对于“过劳”这个话题的广泛讨论。从医学的角度看,拼命工作的确会带来很多很严重的健康问题。有统计数据显示最近10年间北京的淋巴瘤发病率增加了108.9%,其中过度疲劳是淋巴瘤的一个重要诱因。在淋巴瘤患者中,不少是刚参加完高考或者研究生考试的,还有相当一部分淋巴瘤患者是夜猫子,经常通宵加班、过度疲劳的。
对于淋巴瘤患者中过度疲劳者增多的现象,专家认为,过度疲劳与淋巴瘤发病虽然没有直接关系,但是过度疲劳导致人体免疫力功能下降,必然会加大患癌风险。劳逸结合、饮食有度、适当运动才是保持健康体魄的王道。
坚持体育锻炼是另一有效的预防途径,其实运动可以增加人体兴奋性神经递质的分泌,增强人体的代谢功能而不易疲劳。如果感到身体有长期不能缓解的疲劳、睡眠障碍、抑郁以及咽喉痛、关节痛等症状,单靠休息和锻炼已经不能解决问题,这时,不要硬撑,立即到医院就诊,及时得到医生的帮助和指导。

碘盐引发局部地区甲状腺问题

细心的人们会发现,今年不少单位的体检项目中新增了甲状腺功能检查,包括抽血化验及甲状腺B超。专家表示,目前接受单位或个人预约体检时,都会建议增做这两个项目,因为从临床情况来看,甲状腺结节的病人的确越来越多,我国目前处于甲状腺结节高发期。
有专家质疑,我国实施的全民食盐加碘措施是造成甲状腺结节高发的罪魁祸首。全民食盐加碘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有效措施,我国自1995年开始实施,作为纠正碘缺乏病干预措施,其效果是值得肯定的,但食盐加碘后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根据碘摄入量标准,我国居民自1997年起一直处于碘过量和超足量状态。碘缺乏和碘过量会引起不同的甲状腺疾病,碘盐引起甲状腺疾病发病率的增高,甲状腺疾病谱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其实,在高碘地区完全不需要食盐加碘,而很多地方盐业公司不论地域差异一律销售碘盐,中国食盐加碘一刀切的政策需要适当调整。2013年,国家拟实行“科学补碘、分类指导、因地制宜、不多不少”的补碘方针,修改食盐加碘政策,实行有区别的补碘政策,在高碘和碘充足地区停止供应碘盐,在碘缺乏地区实行剂量有区别的补碘,做到缺多少补多少,才能既防止碘缺乏引起的甲状腺肿大,又能防止碘过量引发的甲状腺结节。
对于个人来说,可以找专业机构评估,从所处地区、每日的饮食种类和数量上推断碘的摄入量是否适当,来选择加碘或者不加碘的食盐,而每年体检中的甲状腺检查,也是十分必要的。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3 01:49 , Processed in 2.117688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