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探索频道] 海底细菌毒气引发2.5亿年前生物灭绝

[复制链接]

灰铜v1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1: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行星撞击地球假想图

关于地球历史上最大规模生物灭绝的原因可谓众说纷纭,其中一个重要的声音就是认为当时一颗巨大流星撞击了地球南极,这一判断也得到了一些研究的支持。不过,美国地质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地球上这次规模最大的二叠纪生物灭绝也是进展最慢、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它并非突然事件。这无疑是对流星撞击理论的一次打击。相关论文即将发表在11月的《地质学》杂志上。

进行该项研究的是美国南加州大学的Catherine Powers和她的导师David Bottjer。他们认为,由火山喷发和全球变暖引起的环境蠕变应力(creeping stress)应该是导致2.5亿年前物种大灭绝的主要原因。在论文中,他们详细描述了一类海洋无脊椎动物——苔藓虫(bryozoans)生物多样性的缓慢变化。

根据发现苔藓虫化石的岩石类型、年代以及深度,研究人员确定了这些生物,并且发现早在2.7亿年前,深海苔藓虫多样性就已经开始减少,而在大灭绝前的1000万年里下降尤为剧烈。这意味着,远古生物多样性变化早在二叠纪末90%生物消失前的数百万年就已经开始了。对流星理论更加不利的是,他们还发现最先死亡的是深海生物,接下来依次是海架和礁石上的生物,最后才轮到海岸边。Powers表示,“问题应该出自海洋深处。”

研究人员推测,这个问题很可能是硫化氢。此前的相关研究和最新的数据都支持了一种模型,即海底巨大的火山喷发释放出了二氧化碳和甲烷,导致了快速的全球变暖。同时,较热的海水也失去了含氧的能力,导致海底厌氧细菌不断制造硫化氢,引发物种死亡。

如果大量的硫化氢气体逃逸入大气层,大量生物形式也会死亡。此外,大气中的硫化氢会破坏臭氧层,加剧达到地表的紫外线辐射。

Powers表示,真正持流星撞击观点的人很少,即使当时确实有流星撞击,它也不是造成大灭绝的主要原因。研究人员相信,三叠纪末发生的生物灭绝很可能也是相同的模式重蹈覆辙。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29 15:22 , Processed in 0.709594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