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探索频道] 袁崇焕之死,你相信是因为崇祯中了皇太极的离间计吗

[复制链接]

版主勋章 - 版主勋章

 成长值: 21470

宝血灵晶结丹成就紫铜v3_04紫铜v2_03灰铜v3_01紫金v1_04紫银v1_02绿金v3_05紫铜v1_05灰金v1_05蓝铜v1_05蓝银v1_05绿金v1_01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银v2_05灰铜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9-23 01: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于崇祯皇帝杀袁崇焕一直不能理解。如果说皇太极用了反间计,那么,这条计无论在设计上,还是在实施中都是显得很粗糙。还不如蒋干盗书实际的精妙、隐秘与智慧。啥证据也没有,就凭清朝两个当兵的胡乱一说,就把大明朝的顶梁柱给杀了,还不解恨,使用磔刑这种残酷刑法,杀人不过头点地,非把人折腾得死去活来。崇祯不管出于何目的,到底为啥呀,自毁长城。




袁崇焕

其实崇祯是一个很擅杀的皇帝,袁崇焕远远不是唯一在他手里遭殃的大臣,光内阁首辅有2个:薛国观、周延儒;兵部尚书2个:王洽、陈新甲,和袁崇焕一样的总督或督师被杀据说多达11人,如熊文灿、刘策、孙元化、杨一鹏、郑崇俭、范志完、赵光抃等,还有像大学士孙承宗、总督陈奇瑜、总督孙传庭等被流放、下狱,卢象升战死之后,还被明思宗治罪,难道他们都是有“谋反之心”?

崇祯登基之时,决定重用袁崇焕,要官给官要权给权,督师不够,还要军政一把抓。擅自处死毛文龙,崇祯也忍了。要多少军饷全部给足。崇祯给予袁崇焕最大的信任,源自袁崇焕之前的表现,更多的是平台召对时袁崇焕提出的五年平辽。




崇祯帝

客观上说,以当时的局势,五年平辽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袁崇焕作为在辽东多年的将领,这个方略由他提出,不懂军事和辽东情况的崇祯选择了信任和支持。

有的时候事情就是这样,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就在袁崇焕提出五年平辽战略后一年半时间,后金的军队居然打到了北京城下。其中有准备不足,有战力不足,也有指挥失当等原因,但是上面说了,崇祯不懂军事,他知道的就是,袁崇焕是督师,这一片防区是你管的,被敌军突破就是你的责任;五年平辽是你提出的,五年过了三分之一平辽没有成果反被人打到腹地,也是你的责任。



明末辽东形势

这个时候,袁崇焕是否有通金已经不重要了,作为北方国防总司令,这么重大的责任足够撤去他的职务,再加上崇祯对他期望后的失望,杀他并不算过。至于处死的罪名是什么,有关系吗?

崇祯不是傻子,非但不是,而且聪明之极。袁崇焕没有按照他的要求拒敌于外,反而不奉诏引兵还京,驻扎城外,更要求进城修整,这些从军事角度来说,都可以认为是正确的决定,但是对于一个皇帝来说,边防将军没有旨意就把兵带到皇城下,还要求进城,谋反的嫌疑太大。但是崇祯只是拒绝了进城的请求,没有斥责袁崇焕,还进行了赏赐。直到他挡住了后金的进攻,稳住了局势才考虑动手。对于一个不再信任的人来说,能做到这一点不是聪明是什么。

袁崇焕有没有勾结敌军,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要是勾结了崇祯能有机会杀他吗?显然没有,真要勾结了,都到皇城脚下了要演什么戏。但是对于城中利益受损的官僚百姓来说就不一样了。他们有大量的田亩、宅院、产业在北京城周边,后金兵锋所指,这些都化作乌有。这一切的责怪全都集中在了袁崇焕身上,据说袁崇焕被凌迟处死之时,北京城有不少人吃了他的肉,其中国仇少,家恨多啊。

所以在我看来,袁崇焕被杀,主要是犯了明思宗两条大猜忌,第一、不但没能履行“五年平辽”的承诺,还让清军打到北京城,吹牛吹太大,最后还吹破了。第二、杀了皮岛总兵毛文龙这么大的事情,都不让皇帝知道,如果再偷偷干什么情况,怎么办?有这两条,在疑心病极重的明思宗眼里,不需要其他罪名,头上那一刀也是躲不过了。

最后,关于传说中的反间计,太拙劣了。即使有这回事,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3 09:12 , Processed in 2.273005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