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探索频道] 再入历史迷云:伪满洲国为什么会得到苏联的正式承认?

[复制链接]

 成长值: 23360

宝血灵晶结丹成就灰铜v1_03紫铜v1_03紫银v1_01灰铜v3_01紫铜v2_02绿金v3_01绿银v3_02绿金v1_01绿铜v3_02灰金v1_04红铜v1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9-24 04: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吕海峰

话说,在1931年“9.18”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通过巧取豪夺侵占了我们的整个中国东北地区,并使这一地区沦为了日本的殖民地。然而,为了更好地统治这一区域的中国人民,1932年3月9日,在当时日本军队一些高层的授意下,由专人出面将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从天津秘密请回到了东北。然后,就在东北的长春市成立了一个政权叫满洲国。其“领土”就包括现今中国除关东州(今旅顺和大连)以外的东三省全境,以及蒙东和河北省的承德市、秦皇岛市。当然,在刚开始的时候,“满洲国”还是“共和”体制,但不久之后,由于为了向日本天皇看齐,就在一些中、日“保皇派”的支持下,将溥仪又称呼为皇帝,年号“康德”,改为了君主立宪制。然而,这其实就是一个赤裸裸的傀儡政权。那么,就是这样一个人所尽知的傀儡政权,在后来,为什么竟然得到了世界上大约23个国家和地区,包括苏联的承认呢?下面老吕就带大家一起再穿越一次历史的硝烟,一睹这背后的谜团。

首先,俗话说:“来路不正的政权往往最需要别人的承认”,此话不假。而这个在日本扶持下所建立的伪满洲国也是如此。当时,由于日本执政当局的一些谋士,都普遍认为,要想更好地从中国东北攫取更大的利益,就要使伪满政权获得国际上的承认。如果伪满洲国获得了国际上的认可,就可以通过满洲国的名义进一步强化与世界经济贸易的联系力度,进而源源不断地为日本输送经济利益。然而,让日本人感到失望的是,尽管它经过了反复的争取和努力,伪满洲国这个傀儡政权却始终得不到其他国家的正式承认。尤其是,在1933年2月的国际联盟之上,更是以44票赞成、1票弃权、1票反对的压倒性优势通过了一项决议,即:“肯定中国对东北拥有主权,不承认伪满洲国的合法性”,而这个结果就彻底粉碎了日本人的美梦。



然而,正当日本人和溥仪皇帝一筹莫展之际,就在1934年的3月,有一位德国记者恩斯特·柯德士却乘坐西伯利亚特快列车横跨苏联大地,来到了中国东北地区,采访了刚刚登基为“满洲帝国皇帝”的溥仪。而这位第三次临朝称制的皇帝,则在面对柯德士记者的采访时,第一句话就说:“我们首先要能够证明自己是一个国家”。也许是溥仪的悲伤情绪感染了这位记者,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在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上窜下跳都没有获得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承认的情况下,这个记者柯德士却给办到了。当他的文章发表之后,马上就有一个国家,即:遥远的北美洲小国萨尔瓦多正式承认伪满洲国的国际地位,并派大使到达了东北。而这对于当时的日本和伪满来说,无疑就是“雪中送炭”。随之,1937年11月,意大利也正式承认了伪满洲国的国际地位。到了次年2月,希特勒也在国会演讲中宣布承认了伪满洲国。紧跟着,保加利亚、汪精卫政权、克罗地亚、丹麦、芬兰、匈牙利、蒙疆、泰国、缅甸、菲律宾、自由印度临时政府、维希法国、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和西班牙等国也都纷纷承认了伪满洲国的合法地位。

也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的国际背景下,当时光走到了1941年4月的时候,当纳粹德国闪击西欧大陆并获得巨大成功之后,苏联当局通过各方面的信息都强烈地感觉到德国具有着随时大举进攻苏联的可能性。于是,当时的苏联高层为了避免自己将来面临腹背受敌的可能;同时也为了换取日本对“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正式承认,所以,最终决定,正式承认伪满洲国的合法和国际地位。当然,事实上,也果不其然,就在苏联刚刚将日本这方面的威胁摆平之后,1941年6月22日,德国军队就突然对苏联发动了代号为“巴巴罗萨”的大规模军事进攻。并且,在战事刚开始的最初一段时间内,苏联军队不但被打的“一塌糊涂”,还有无数苏联部队的士兵都被德军包围并最终成为了德国人的俘虏。显然,如果当时苏联没有正式承认伪满洲国,并坚决与日本维持敌对关系的话,那么,就有可能于1941年6月,在日军与德军的合围之下,彻底被打的“烟消云散”了,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到底鹿死谁手,还真就不一定了。

所以说,当时的伪满洲国为什么会得到苏联这个国际强国的正式承认呢?其实这里面虽然也包含着很多苏联当局与日军高层的利益交换,但也同样也包含着一种无奈的选择。(吕海峰)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6 16:36 , Processed in 0.996917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