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图文并茂] 你好漂亮1

[复制链接]

 成长值: 34830

绿金v1_01灰金v1_05灰铜v1_04绿铜v3_02绿银v3_03绿金v3_01紫铜v3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12: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冰与岩之歌
文 | 星球研究所
本文照片均由摄影师授权星球研究所使用
请勿盗用,违者必究
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挤压碰撞
在四川西部形成了广袤的高原和连绵的山脉
包括沙鲁里山脉、大雪山脉、邛崃山脉
以及岷山山脉、松潘高原等等
我们将其统称为
川西高原
(邛崃,音qióng lái;下图为川西高原示意图,地图制作@Anton Balazh/123RF,星球研究所标注)


这里高山与峡谷毗连
清泉与激流交汇
是中国极致风光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从水色甲天下的九寨黄龙
到国宝大熊猫栖息的卧龙自然保护区
从人间净土稻城亚丁
到巍峨的横断山脉最高峰贡嘎山
一众炙手可热的明星风景都在此扎堆聚集
(川西高原主要景点分布图,白色虚线为川西高原的大致东界,星球研究所制作)


群星闪耀之下、层层包围之中
近年来仍有一处"全新"的峰群
以凌厉之势脱颖而出,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它便是
四姑娘山
其风景优美
加之人们认为它是四川第二高峰
所以人称蜀山皇后
(清晨,四姑娘山主峰幺妹峰披上了粉色轻纱,摄影师@7556米)


另一方面
在高手云集的登山攀岩界
四姑娘山的名气甚至比珠峰还要响亮
来自西方的登山家、攀岩者喜欢将其称为
"东方的阿尔卑斯"抑或"中国的优胜美地"
其成功登顶者屈指可数
可以收获来自全球的赞誉与拥趸
英国登山家米克·福勒(Mick Fowler)曾说
(米克·福勒于2002年登顶四姑娘山主峰幺妹,并因此获得登山界的最高荣誉金冰镐奖,引文出自他的著作《如履薄冰》)
"我第一眼看到杂志上的四姑娘山西北壁时,就被这座山峰震撼,并陷入久久的沉思和狂喜之中……这次四姑娘北壁攀登是我至今最宏伟的攀登路线之一,也是最具魅力的山峰之一"
然而
与人们的认知不同的是
四姑娘山绝非四川第二高峰
它主峰海拔6250米
这个高度甚至无法进入前5名
贡嘎所在的大雪山脉有许多独立山峰
例如海拔6886米的中山峰、海拔6618米的爱德嘉峰
海拔6540米的嘉子峰、海拔6376米的日乌且峰
都要高于四姑娘山
(四川独立山峰高度排名尚缺乏完备的统计,且对独立山峰与卫峰的界定亦无明确标准,如果按较宽泛的标准,四姑娘山的高度排名将可能在20名开外;下图为日乌且峰,摄影师@7556米)


不但"身高"不足
四姑娘山还长期时运不济
它是川西风景中最被无视的一个
在"冷板凳"上坐了千年之久
当川西各处的风光陆续"功成名就"之时
它依然沉寂寡闻、少人赏识
第1次时运不济
1200年前
诗圣杜甫在成都遥望"西岭"
留下千古名句
(语出自杜甫《绝句》)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就像是一句为四姑娘山量身打造的诗句
它与成都直线距离仅120千米
从市区向西眺望
终年积雪的白色巨峰清晰可见
装点着无数人的窗棂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从成都遥望西部群峰,朝阳下四姑娘山主峰幺妹一峰独秀,远比其他山峰更加醒目;拍摄于2017年9月7日成都郫都区一小区楼顶,摄影师@丘寒)






有此名句
四姑娘山似乎就要扬名立万
然而杜甫并没有给出"西岭"的具体位置
后人也一直为此争论不休
与成都直线距离约80千米的另一座山峰
在之后借势更名为"西岭雪山"
从此名扬海内
四姑娘山则与诗圣失之交臂
人生冷暖转折,只在刹那
(现在西岭雪山主峰为海拔5353米的大雪塘峰,山顶并非终年积雪,因此也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雪山;从成都也可偶见贡嘎,不过因为距离较远,山形也较小,详见《从盆地到天庭,到底什么是蜀山?》;下图为四姑娘山等山峰与成都位置关系图,地图源自@Google,星球研究所标注)


第2次时运不济
19世纪后半叶
法国传教士在四川捕获了大熊猫
这种中国特有的物种以及川西山地里丰富的各色动植物
引起了西方生物学家的强烈兴趣
他们的探查遍布四姑娘山周边
但雪峰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反而是东侧紧邻的几个不起眼的山谷
开始变得名声大噪
这便是今日以野生大熊猫著称的
卧龙自然保护区
四姑娘山则再次被忽视
(严格来说,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也属于四姑娘山域;卧龙早期最知名的考察者是植物猎人Ernest Henry Wilson,他的考察范围非常广,但对四姑娘山罕有记载;另一位则是美籍华人Quentin Young,他与一个美国服装设计师曾在邛崃山脉中捕获一只熊猫并带回美国,引起巨大轰动;下图为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摄影师@伊伦迪尔)


第3次时运不济
20世纪20年代
西方探险家对川西的考察变得更为全面
山峰大量进入人们的视野
蜀山之王贡嘎凭借高度优势自然受到最多关注
《国家地理》著名的撰稿人约瑟夫·洛克
甚至将贡嘎海拔错误地计算为9000多米
一时间"世界最高峰"的名头传遍了世界
(贡嘎,摄影师@唐侨)


稻城亚丁的三神山
虽然没有高度优势
但凭借柔美的山形
也在此时被探险家记录并向外传播
而高度、山形皆不显著占优的四姑娘山
则第3次被外界错过
(亚丁三神山之一的央迈勇;亚丁最著名的对外传播者也是约瑟夫·洛克;摄影师@7556米)


第4次时运不济
20世纪30年代
长征中的红军队伍进入川西
接连翻越诸多雪山
包括四姑娘山南部的夹金山、北部的岷山等等
这些有着红军足迹的川西山脉
都在红色年代的热血记忆中变得家喻户晓
(语出自毛泽东《七律·长征》)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而这一切仍与四姑娘山无关
虽然红军最近的会师地(达维)
距离四姑娘山仅有20千米
但它并不在红军前进的交通要道上
红军会师后随即北上甘陕
四姑娘山注定与革命历史无缘
(岷山山脉,拍摄于成都飞往九寨沟的途中;摄影师@Sanboy)


第5次时运不济
20世纪60年代
伐木工人带着现代工具设备进入九寨沟
这里充裕的森林资源
可以让工人们以每年10万立方米的速度采伐
连年大量的采伐终于引起了外界的关注
人们发现保护九寨沟优美的自然景观
远比利用森林资源更为重要
九寨沟"抓住机会"率先"时来运转"
在现代中国自然保护意识的萌芽阶段
成为中国较早建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
而此时的四姑娘山依然养在深闺
尚不知"自然保护区"为何物
(四姑娘山建立国家自然保护区比九寨沟整整晚了18年;下图为九寨沟熊猫海,可见两侧森林密布,摄影师@李珩)


既非中国传统名山
也不是近代西方探险家的焦点
更与革命历史无缘
大器晚成的四姑娘山将会以何种方式示人?
这位神秘的"姑娘"究竟有何迷人之处?
我们需要从四姑娘山的两大元素说起
这两大元素如果单列,并不会特别出众
但是当它们相互交融、共生共存
奇迹便会出现
两大元素之一为
"冰"
百万年以来
冰期多次降临四姑娘山
高原山地上发育出大规模的山岳冰川
(现在的四姑娘山冰川普遍不大,下图牦牛身后为位于四姑娘山北部甲石口沟的狼拉丝咧冰川,可以得见冰川汇流的壮观一角;摄影师@魏伟)


冰川在大地上持续切割
形成密布的U型山谷
(四姑娘山的各种"沟",包括知名的海子沟、长坪沟、双桥沟、毕棚沟,之前基本都是冰川切割形成的U型谷;制图星球研究所)


之后冰川退却
冰川融水与降水形成的河流
开始接手塑造大地
(长坪沟野人峰东南面的溪流,摄影师@大川健三)


U型谷被流水不断深切
形成V型谷
(V型谷形成过程示意图)




例如长坪沟
从谷底观看
两侧山体呈现出明显的V字型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长坪沟;四姑娘山的沟谷存在U型谷与V型谷的复合情况;摄影师@毛峰)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21 08:05 , Processed in 2.257029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