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图文并茂] 草原退化、草场沙化、土地盐碱化 呼伦贝尔会成为下一个沙尘源吗?

[复制链接]

 成长值: 29380

灰铜v1_05绿铜v3_05绿金v1_01绿银v3_05紫铜v1_05绿金v3_04紫银v2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00: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洁白的蒙古包散落在两旁。

这是人们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印象。

呼伦贝尔大草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因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草原,也是世界著名的三大草原之一,素有“牧草王国”之称。

呼伦贝尔大草原总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接近山东省和江苏省的总和,人口却不足270万,是典型的地广人稀自然带。

然而,就是在这里,匈奴、鲜卑、室韦、契丹、女真、蒙古,一个又一个历史上著名的游牧民族曾驰骋纵横。

呼伦贝尔大草原自匈奴时期以来已有几千年的放牧史,正是因为游牧民族以游动不息的生活方式与大草原共存,才使得呼伦贝尔大草原一直保持着肥美与富裕。

据说上个世纪70年代还保存着往昔的景象,草平均有两尺多高,草原上狐、狼、兔、獭齐出没,鹰、雁、鹤、鸥群翔集。

然而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干旱加重,大风天数增多,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再加上草场不合理利用等原因,呼伦贝尔大草原退化、草场沙化、土地盐碱化、鼠害盛行等现象日益严重,草原生态变得非常脆弱。

内蒙古的科尔沁和阿拉善以前都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因诸多因素,如今变成了科尔沁沙地与阿拉善沙漠,成了北方沙尘暴发源地。

养育了众多游牧民族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还能维持多久的芳草绿色?会是下一个沙尘暴源区吗?

我们都知道,青草茂盛的地方,水资源丰富;无草覆盖的地方,一旦有雨,泥沙俱下,雨过之后,更是一片干土裸石。

呼伦贝尔大草原具有强大的水源涵养能力,密布着3000多条河流和500多个湖泊,河水蜿蜒,湖泊盈满,一直延伸至大兴安岭。

河流在草原上形成了两个大湖,呼伦湖与贝尔湖,呼伦贝尔也因湖得名。

其中呼伦湖水域面积超过2000平方公里,是内蒙古第一大湖、我国第五大淡水湖,在干旱的北方出现这样的大湖堪称草原上的奇迹,对呼伦贝尔大草原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生态系统的影响不言而愈。

然而新千年以来,呼伦湖的水位已经大幅度下降,水位后退了几十米,已经敲响了世纪警钟。

贝尔湖与呼伦湖为姊妹湖,是中蒙两国共有的湖泊,在我国境内只有十五分之一左右。

牧民们说,贝尔湖靠近外蒙那一边,湖面水域如故,牧草丰盈,而靠中国一侧,水位逐年下降,牧草稀疏……

新巴尔虎旗,地处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呼伦贝尔大草原风景最漂亮的地方。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极目之间,芳草天涯。

然而,自由自在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方式被放弃,当地牧民已经改为定居生活。

我们住进了新巴尔虎旗的蒙古族牧民乌力吉大哥家。

乌力吉大哥家有着一排黄墙蓝瓦尖顶平房,还有五六间蒙古包。

在蒙古包后面,圈养的牛羊在铁丝围栏里吃草游荡。

乌力吉大哥热情地招待我们。

他告诉我们,蒙古包是政府帮助修建的,功能齐全,在旅游旺季往往供不应求。

此外,他家还承包了几千亩草场,圈养了几百只牛羊。

近些年,他家的收入大大增加了,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了。

然而,一聊起草原,乌力吉大哥的脸色变得沉重起来,他说:

改革开放以来,呼伦贝尔大草原实行承包制,将草原化整为零,将大草原分给家家户户。

原本没有任何界限的大草原,已被每家每户草场上的铁丝网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

如今,马儿不能自由奔腾,牛羊不能随意游牧。

比起定居,流动的游牧方式更适合草原,倘若不游牧,草场就会退化。

动物们往往在不同的季节想吃不同的牧草,不同地区的牧草营养成份也大不相同。

定居之后,动物们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往往因可吃的牧草种类大大降低而不上膘,容易生病;遇到旱灾、雪灾时不能游牧避灾而损失加大;放牧路径单一,动物们来回踩踏,固定在草场上啃食,导致草原日益沙化。

乌力吉大哥心痛地指着那些已被沙化的草场告诉我们,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土层较薄,多则几十厘米,少则十几厘米,若是挖坑或者用大犁开过,沙层就立即裸露出来了。

倘若不及时修复,地表植被一经破坏,土地就会退化沙化,难以愈合。

因此,蒙古族人对在草原上挖坑特别在意,自己挖的坑一定要恢复。

在游牧时期,牧民们每个月都得迁徙一次,临走前,牧民们会把灶坑填平,蒙古包搬走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这样,奔腾的马儿就不会因为坑而折了腿,马背上的人也大大地安全些。

乌力吉大哥告诉我们,这些年,草原上的牲畜们也少了些,尤其是蒙古马。

蒙古马是草原牧民们富有的标志,是草原繁荣兴旺的象征。

由于养马受到圈养限制,不仅仅蒙古马的数量锐减,大草原上的所有马匹数量都在逐年下降,种群品质都在逐渐退化。

乌力吉大哥还说,草原上这几年的降雨都偏少,现在的草远没以前茂盛。

以前在冬天,大雪纷飞,路面上雪的厚度,都可以和汽车灯一边齐,但现在再也看不到那么大的雪了。

近些年,政府通过建立人工草地、改良草场,对过度开垦、水土流失严重的耕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等办法,遏制呼伦贝尔大草原沙化、退化的趋势。

很多牧民也自觉减少牲畜头数,合理核定载畜量,让草原得以休养生息。

我们衷心祈愿: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明天更加美好!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21 01:36 , Processed in 1.263600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