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国学名著] 《荆楚岁时记》(全本)作者:宗懔【TXT】

[复制链接]

 成长值: 6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3-5 16: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荆楚岁时记》,记录中国古代楚地以江汉为中心的地区的汉族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笔记体文集,由南北朝梁宗懔约501~565撰。
  全书凡37篇,记载了自元旦至除夕的24节令和时俗。
  有注,传为隋代杜公瞻作。
  注中引用经典俗传计68部80余条,说明各种风俗的来源,偶尔也记载北方的节令时俗。
  《荆楚岁时记》涉及民俗和门神、木版年画、木雕、绘画、土牛、彩塑、剪纸、镂金箔、首饰、彩蛋画、印染、刺绣等民间工艺美术以及乐舞等,这些民俗、民间工艺美术传自远古,延续后世。
  其中如门神、彩蛋画、土牛、木版年画等民间工艺美术,至今仍在城乡流传。
  荆楚岁时记》既是对荆楚地区岁时活动的记录,也是作者对自身及其家族亲历社会生活的记录。
  《荆楚岁时记》端午节条载:“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端午节采艾悬门上以避邪气习俗在晋周处《风土记》中已见于记载,但所谓“采艾以为人”则最早见于《荆楚岁时记》,而其来源据其自注谓:“按宗测字文度,尝以五月五日鸡未鸣时采艾,见似人处,揽而取之,用炙有验。
  ”宗测是宗承之后第五代孙,为宗懔曾祖父辈。
  无疑此是宗氏家中口耳相传的轶事,并被历代沿袭承用。
  由宗氏发明的端午悬挂人形艾的习俗,到后世演变成悬挂艾人,又将艾人附会为道教的张天师,风行全国。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25 01:14 , Processed in 0.819521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