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图文并茂] 中国最古老的鼓楼,高25米300年历史,建造工艺部分已失传

[复制链接]

版主勋章 - 版主勋章

 成长值: 21490

宝血灵晶结丹成就紫铜v3_04紫铜v2_03灰铜v3_01紫金v1_04紫银v1_02绿金v3_05紫铜v1_05灰金v1_05蓝铜v1_05蓝银v1_05绿金v1_01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银v2_05灰铜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3-26 00: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黔、湘、桂3省交界的托苗山下,有座侗寨叫增冲,建寨已有600多年历史,增冲鼓楼位于寨子中央,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三面绕寨,缓缓而过。寨子犹如一座美丽的半岛,四周青山环抱,在这里住上个三两天,乐不思蜀,都不想回家。
寨里数百间纯木结构穿斗式青瓦吊脚楼,依山傍水,错落有致。这里的传统民居都以五岳式封火墙四合院、穿斗式吊脚木楼为代表。这种建筑蕴含湘西建筑的精华,也吸取了徽派建筑的特点。
其中,封火墙四合院近40栋,每宅仅留一大门供出入,大门两侧石坊、门眉雕刻及花草图案,墙上部嵌有一米见方石质透雕共窗。站在远处的山头一眼望去,油画一般美。
增冲侗寨现存景观中,增冲鼓楼最引人注目,增冲鼓楼是全国现存最古老、形体结构最大的侗寨鼓楼,也是侗乡最有名的鼓楼之一,被称为侗寨第一楼,也可以称得上是侗寨的祖师爷了,许多侗寨的鼓楼都是参考这座鼓楼修建的。
这座增冲鼓楼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立于寨子最中央,高25米,13层重檐,落地柱12根,其中金柱4根,檐柱8根。塔楼系13层木结构,瓦顶为重檐式古建筑,双层楼冠,葫芦宝顶。
金柱与檐柱之间用穿枋相连呈幅射状,逐层上叠收刹至十一层密檐,再覆盖两层八角伞形攒尖楼冠,巨大的楼冠下采用斗拱支撑,楼冠上按大小顺序将圆珠陶瓷串在一起,顶尖直指云霄,形成一座四层十三重密双楼冠塔状建筑。
鼓楼各层翼角高翘,泥塑人物鸟兽,各层檐口及封檐板略呈弧形,彩绘人物花草图案,栩栩如生,上面的鸟儿不知道是什么名,反正不是凤凰。
大门上的匾额有 2幅,鼓楼底层正中设一个火坑,四周用青石块片围住,是休息、娱乐的场所。底层的南、北、西三面各辟一门,东面置一石板桌。
增冲鼓楼不用一钉一铆,全是杉木榫接,精密吻合,结构严谨,工艺精湛。整座鼓楼飞檐翘角,造型优美,结构流畅,但是现在部分建造技艺已经失传多年,实在可惜!
雪灵谷很好奇,估计很多游客也会问,为什么每一个侗寨必须要有鼓楼呢?鼓楼在侗寨里到底起什么作用呢?
据增冲侗寨的寨老介绍,在侗族地区,都是先建鼓楼后建寨子。侗寨的鼓楼就好比一棵大杉树,村民称为“遮荫树”,可见鼓楼来源于自然,是仿生学在建筑文化中的具体运用。
鼓楼是侗寨的标志,是村民们议事论事的中心,当然也是侗家聚众议事、排解纠纷、迎送宾客、谈情说爱、对唱大歌和吹笙踩堂等重大活动的场所。
谷姐在增冲侗寨游荡,古色古香的民居,蜿蜒曲折的古巷道,历经风雨的鼓楼、石狮、风雨桥、古树。寨中有水,水中有楼,构成一幅恬静的田园风光和侗族灿烂文明的历史画卷。
行走在寨里,时而有清脆的马蹄声传来、时而有老人们的闲聊声、小孩的嬉戏声、青年男女的歌声传来,却未见其人,只闻其声,像听着一曲曲摇滚乐。
这里的人们淳朴、友善,他们对镜头似乎无动于衷,随便你怎么拍照,依然是我行我素,绝对不像其他景区那样要么拒绝,要么给钱。你要是问路,她会带你走一段路,生怕你找不到,不像上海一些老太太,估计给你指错路。
原始的自然环境与古朴典雅的民族建筑,秀美的山水、风光无限的田园、闻名黔东南的鼓楼和风雨桥,这么美,你不来看看?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5 02:00 , Processed in 3.267067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