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宇宙奇观] 专家预测2880 年巨型小行星撞击地球 人类大灭绝[4P]

[复制链接]

区版勋章 - 区版勋章

灰铜v1_05蓝铜v2_05蓝铜v1_05紫银v2_04绿金v1_01灰金v1_05绿银v1_01紫铜v1_05绿铜v3_05紫银v1_02蓝银v1_05绿银v3_05绿金v3_05宝血灵晶红铜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19 22: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shen321 于 2014-8-19 22:21 编辑

近日科学家们表示地球或将在2880年3月16日毁灭,当一颗在太空疾驰的小行星将撞击地球时。研究这颗小行星的美国田纳西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这个天体旋转速率如此之快以至于它本应分裂,然而,由于某种未知的原因它仍保持完整并仍疾驰在前往地球的轨道上。科学家们相信这是一种名为范德瓦耳斯力(van der Waals)的内聚力所致,虽然这被认为是一项重大突破,但科学家们仍然不知道如何阻止小行星的撞击。


科学家们仍然不知道如何阻止小行星的撞击


之前的研究显示小行星是由引力和摩擦力维系在一起的一堆碎石。然而,田纳西大学的研究小组发现名为1950DA的小行星旋转速度非常快应该能够抵抗范德瓦耳斯力,这个直径为1000米的天体旋转周期只有2小时6分钟。以这样的速率小行星应该分解并最终解体,但目前为止它似乎丝毫没有分裂的迹象。


目前为止它似乎丝毫没有分裂的迹象


博士后研究员本·洛兹蒂斯(Ben Rozitis)、博士候选人艾瑞克·麦克伦南(Eric MacLennan)和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副教授约书亚·埃米利(Joshua Emery)想要查明阻止该天体分裂的幕后操手。通过计算1950DA的温度和密度,研究小组检测到阻止它分裂的内聚力。“我们发现1950DA旋转速率高于它的密度所决定的分解极限。” 洛兹蒂斯说道。

“因此如果引力导致这些碎石聚集在一起,正如我们一般假设的,那么它们应该会分崩离析。因此一定是粒子间内聚力维系着这些碎石。”事实上,1950DA的高速旋转率会导致小行星赤道地区经历负重力。如果一名宇航员试图站在这颗行星表面,那么他将被喷入太空。




美国加州大学圣塔科鲁兹分校的科学家们研发的小行星撞击引发海啸的电脑仿真显示高达400英尺的波浪将席卷大西洋海岸。

科学家们预测了小型小行星应该存在内聚力,然而目前尚未观察到任何确定性的证据。这项发表在期刊《自然》上的文章对于防护地球不受到剧烈小行星撞击具有潜在的启示意义。“既2013年2月俄国车里雅宾斯克发生小行星撞击,科学家们对查明如何处理小行星撞击产生的潜在灾害又重新燃起兴趣。” 洛兹蒂斯教授这样说道。

“理解究竟是什么导致小行星聚集在一起可以帮助制订防护未来小行星撞击的策略。”这项研究揭示了某些方法,例如发送巨大物体与小行星撞击,可能会导致情况恶化。例如,这种方法可能阻挡导致小行星聚集的力,从而导致小行星分裂成大量更小、具有威胁性的小行星,而这些小行星或可能处于撞击地球的轨道上。

这或许就是小行星P/2013 R3的情况,2013年和2014年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到这颗小行星什么都没发生,这或许是因为它与一颗流星发生了撞击。“考虑到维系这个小行星聚集的力是如此稀薄,因此较小的推动力就可能导致它的完全分裂瓦解。” 洛兹蒂斯教授这样解释道。

这颗小行星以相对地球15千米每秒的速度疾驰。由于近距离地球的摇晃,它或可能以38000英里每小时(17千米每秒)的速度坠入大西洋。据估计,如果1950DA与地球撞击,它产生的后果相当于448亿吨TNT的爆炸。虽然这样撞击的概率只有0.3%,但它比所有其它小行星撞击的概率要高50%。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这样大小甚至更大的小行星一直周期性的撞击地球。例如6500万年前发生所谓的K/T天体撞击,它导致恐龙时代的终结。小行星1950DA发现于1950年2月23日,它被科学家们观察了17天后从视线消失长达半个世纪。随后,2000年12月31日发现的一个天体被证实是长久消失的1950DA。据称在2880年3月16日1950DA或可能处于撞击地球的轨道,这一碰撞目前无法完全排除。

图6近地天体照相机(NEOCam)项目旨在寻找潜在有危险的小行星,这一项目将利用名为NEOCam芯片的新传感器,它比前几代的红外传感器具有更高像素和敏感性。

然而,科学家们表示无需担心。如果最终决定1950DA的轨道的确需要偏移,那么几百年的警告时间对于提出一个类似用白垩岩、木炭或者白玻璃珠拂去小行星表面灰尘一样简单的方法应该绰绰有余。这一方法将改变小行星的反射率,从而使得太阳光推动小行星脱离既定轨道。

目前美国宇航局正在追踪1400颗目前鉴别到的潜在危险小行星并预测它们未来与地球的最近距离和撞击可能性。作为研究的一部分,科学家们正在研发或可能改善小行星追踪能力的红外探测器,后者绰号为近地天体照相机(NEOCam)传感器。一旦发射升空,这个基于太空的望远镜将位于相当于地球月球距离4倍的位置。利用这样高的栖位,NEOCam可以在没有例如云量和日光等障碍物的影响,观察近地天体的来去,包括PHAs。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9 18:50 , Processed in 0.838734 second(s), 4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