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周作人左右》作者:孙郁【EPUB】

[复制链接]

管理员 - 管理勋章超级版主 - 超级版主版主勋章 - 版主勋章

灰铜v1_03紫银v2_02绿金v1_01灰金v1_05绿银v1_01绿铜v3_01灵晶土豪紫铜v1_04紫铜v3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20 09: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苦雨斋是周作人书房的名字。上世纪20至30年代,以周作人为核心,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文人群体。他们既迥异于以鲁迅为旗帜的左翼知识分子,也不同于以胡适为代表的所谓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周作人左右》以随笔形式,并辅之以百余幅图片,自由、生动、形象地描述了这一文人群体的文化心理、价值选择、人生姿态和社会取向。这一《周作人左右》酝酿的时间已很久了,但下笔的时候,就迟疑起来。要写的人物,是那么异类,用传统的视角不行,但换了新法,又常常不得要领。在中国,写一个“叛徒”,是冒险的事,类似的书,不正受到种种指责么?所以,几年来,作者时断时续,观点呢,似乎也在渐渐修改,内心的冲突,从未断过。但作者终于还是鼓足了勇气,想将自己的思绪,长久地沉浸在这个人的世界里。作者们中国人,是愿意以纯粹的方式打量他人的,似乎眼中,揉不得杂色。而这个世界,正是以杂色构成的。周作人之于作者,一方面在学识上是个参照,现代以来,像他那样博览群书的人,十分少见。另一方面,他的逆于常人的空漠,散淡后的绝望,让作者产生了熟悉的感觉,似乎那里,也映着作者们这代人的某些影子。中国的读书人,有许多徘徊在苦与乐、明与暗之间,内心流动的,就有周作人式的情调。虽然这一情调隐隐地含着灰色,但那不经意间闪动的意绪,恰好写着文人的宿命。有一段时间,作者们的思想界是禁谈他的名字的,原因自然复杂得很,这里主要遇到了道德问题。后来思想解禁,周作人忽地又热了起来,其出版物,从历史的封尘里走了出来。作者自己,也正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和这个远去的灵魂有了交流的机会。那时作者还在鲁迅博物馆工作,接触到《雨天的书》、《自己的园地》,心里为之一亮,好似久违了的朋友,在那温馨的文字里,感到了悠长的亲情。作者体味到了另一种情感,它像宁静的湖面涌动的波纹,给人浑朴的力量。作者发现了自己和他的某种共鸣,他的文字唤起了作者的一种长眠的情感,这些本应流出的情愫,不知为何从未开启过。那时作者暗暗地感谢着他,如果不是读了这类文字,作者还不会发觉自己存在着非冲动的、岑寂的审美偏好。实在地说,周氏提供给人的享受远不及鲁迅,倒是他的智慧表达式,那种不露声色的情感的喷吐,使作者看到了近半个世纪中国文化的某种缺失。而周氏的价值,或许正在这里。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俺下过您的E书了,谢谢啦 。。。查看更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6 01:09 , Processed in 2.299248 second(s), 5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