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普利策文学奖最年轻得奖者作品《解说疾病的人》

[复制链接] [已阅至1楼]

管理员 - 管理勋章原创版主 - 原创版主

 成长值: 34260

灰铜v1_05绿金v1_01灰金v1_05绿银v1_01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银v2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 17: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解说疾病的人》  [美] 裘帕·拉希莉  卢肖慧 吴冰青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凭借处女作创造普利策文学奖史上最年轻得奖者纪录,并保持至今;

  世上本没有说不明白的痛苦/说得久了/只剩听不懂的孤独。

  小说集《解说疾病的人》收录了九个独特的故事,讲述了那些在袭以成俗的祖先传统与令人迷惑的新世界之间,被时代忽视的喁喁私语。

  《停电时分》:一对婚姻因夭亡的胎儿而陷入破碎边缘的年轻夫妇,在偶遇的停电夜晚互相剖白心迹,那等待要弥合他们抑或拆散他们的,是说得出口的孤独,还是说不出口的痛苦?

  《解说疾病的人》:兼职导游卡帕西先生带着一家子观光客前往太阳神庙游览。美丽、慵懒的游客太太激起了导游心中的阵阵涟漪,他的正职——在私人诊所充当医生和病人之间的语言桥梁——被游客太太夸赞为“浪漫”,更是令他十分激动。一个爱意满溢却怯于表达的导游,一个心不在焉却即将吐露巨大秘密的游客——他的孤独未必是痛苦的,她的痛苦却必定是孤独的。

  《比比·哈尔达的治疗》:已经二十九岁的比比·哈尔达是个麻烦姑娘——她早已无父无母,一身治不好的“疯病”,跟吝啬的兄嫂生活在一起。大家为了治好比比,在她身上实践了自己听来的许多法子,然而无一见效。医生铁口断言,只有结婚可以治好她。于是大家开始认真对待起比比的婚事来:给她介绍鳏夫、送水的男人和卸煤工,教她打扮自己,不一而足。然而兄嫂的生活容不下疯癫日益发作的比比,他们不辞而别了,比比的生活陷入了深长的死寂——就在大家对比比的婚事万念俱灰时,比比的病居然被“治”好了。

  ◎作者介绍

  裘帕·拉希莉(1967—),美国当代著名作家,以出道处女作创造普利策文学奖历史上最年轻得奖者纪录,并保持至今。

  著有短篇小说集两部《解说疾病的人》(1999)与《不适之地》(2008)、长篇小说两部《同名人》(2003)与《低地》(2013)及随笔集两部《另行言之》(2015)与《书之衣》(2016)。

  拉希莉在短篇小说领域展现了极高的写作技艺,三度入选《美国最佳短篇小说年鉴》,小说集登顶《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更获得诸多文学奖项:

  普利策文学奖、

  欧·亨利短篇小说奖、

  美国笔会/海明威文学奖年度最佳虚构处女作、

  《纽约客》杂志年度最佳处女作、

  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

  美国笔会/马拉姆德杰出短篇小说作家。

  此外,拉希莉亦先后获得美国艺术文学院颁发的艾迪森·梅特卡弗奖(2000)、古根海姆奖(2002)及美国文学和人文科学委员会的国家人文奖章(2014)。

  ◎译者介绍

  卢肖慧,60年代出生于上海,毕业于纽约大学商学院。从事文学翻译十余年,以美国现、当代文学为主,所译小说家包括:雷蒙德·钱德勒(《漫长的告别》),爱德华·P·琼斯(《已知的世界》),安·泰勒(《呼吸课》)等。现居美国纽约。

  吴冰青,1967年生于四川,物理学博士,现供职于华尔街金融机构。爱好文学,出版的译作包括《第二十二条军规》、《同名人》等。现居美国新泽西州。

  ◎作品看点

  ★ 美国作家裘帕·拉希莉耀目文坛处女作,普利策文学奖获奖作品,创造该奖项史上最年轻获奖者纪录并保持至今。

  ★  世上本没有说不明白的痛苦/说得久了/只剩听不懂的孤独。

  小说集《解说疾病的人》收录了九个独特的故事,讲述了那些在袭以成俗的祖先传统与令人迷惑的新世界之间,被时代忽视的喁喁私语。

  ★  妙入毫颠的情节,细腻温柔的笔触,《解说疾病的人》将那些时代的错位者和故土的异乡人带到了书页之上——或者说,将读者带入了他们之间。

  ★ 拉希莉因其在小说——尤其是短篇小说——领域里的杰出写作,获得过诸多文学奖项:

  1993 - 韩菲尔德基金会/大西洋评论奖

  1997 -《路易斯维尔书评》杂志年度最佳短篇小说

  1999 - 欧·亨利短篇小说奖

  1999 - 美国笔会/海明威文学奖年度最佳处女作·虚构类

  1999 - 短篇小说《解说疾病的人》入选《美国最佳短篇小说年鉴》

  2000 - 美国艺术文学院颁发艾迪森·梅特卡弗奖

  2000 - 短篇小说《第三块大陆,最后的家园》入选《美国最佳短篇小说年鉴》

  2000 - 《纽约客》年度最佳处女作

  2000 - 普利策文学奖

  2000 - 詹姆斯·彼尔德基金会杰出写作奖

  2002 - 古根海姆奖

  2002 - 短篇小说《别管闲事》入选《美国最佳短篇小说年鉴》

  2008 - 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

  2009 - 亚美文学奖

  2014 - DSC南亚文学奖

  2014 - 美国文学和人文科学委员会颁发国家人文奖章

  ★ 拉希莉的短篇小说曾三度入选《美国最佳短篇小说年鉴》(1999/2000/2002),被认为是继承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和全美书评人协会奖得主巴拉蒂·慕克吉的文坛声音。

  本书得奖记录

  1997 -《路易斯维尔书评》杂志年度最佳短篇小说

  1999 - 欧·亨利短篇小说奖

  1999 - 美国笔会/海明威文学奖年度最佳处女作·虚构类

  2000 - 《纽约客》年度最佳处女作

  2000 - 普利策文学奖

  ◎媒体推荐

  普利策奖评委 Wendy Lesser:拉希莉在情绪刻画中所展现的极致细腻的方式,令人赞叹——她是真正杰出的作家。

  《纽约时报书评周刊》(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拉希莉向故事的每页讲述中注入了出乎意料的强大生命力……她的成功绝非偶然:故事情节的设计妙入毫颠,如同优雅的数学证明。

  《明尼阿波利斯明星论坛报》(Minneapolis Star Tribune):文笔优雅、情感深邃的处女作。每一篇故事都缓缓铺陈开来。颇有艾丽丝·门罗和巴拉蒂·慕克吉的风范,带领读者进入精心描绘的小说人生。

  《圣迭戈联合论坛报》(San Diego Union-Tribune):精确的人物刻画与略带讽刺的腔调——一部融合了丰盈细节的杰作。这本小说集中,每个故事都展示出了自己的色彩、味道、气息和质感。很少有小说集的每个单篇都非常出色,而这一本做到了。

  《科克斯书评》(Kirkus Review):(书中的)这些故事令人动容,精准地记录下了身份变迁中的个体与其体会的文化冲击。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拉希莉的笔触惊人地温柔。在这本小说集中,她精准的观察焕发着持久的光彩;这些五味杂陈的故事所散发的怀旧与乡愁,令每篇小说魅力无边,深入人心。

  《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本书宣告了拉希莉以惊艳的、与众不同的文坛新声形象步入了文学殿堂。事实上,她的文笔极具感染力且行文老练、稳健,几乎令人忘了这是她第一本公开出版的作品。拉希莉一面以抽离和同情地笔触绘制笔下人物的生活,一面又熟稔精准地记录着他们情绪的温度。她的写作展现了非同寻常的优雅与沉着,《解说疾病的人》是一本天才的处女作。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爱默生说,在从过去向一个新的状态转变的时刻,力量诞生了。拉希莉的小说因其展现的文化转变与带来的丧失感,而充满力量……她笔下的人物从自己的身份出发寻求自我的尊严,仿佛被海浪遗留在沙滩上的绚丽贝壳,身上依然覆满大海的财富——炫目的光泽,丰富的色彩——但在一切均一的、唯一的装饰物只有沙堆痕迹的海滩上,它们显得如此格格不入。

  《书单》(Book List):拉希莉的天赋之一是她掌握了在多重叙事视角和不同人物角色中自如切换的能力。

  《洛杉矶时报》(The Los Angeles Times):拉希莉的笔触是如此的细腻、稳健,没有任何偏离基调的杂音,不带任何生硬的劝谕。

  《今日美国报》(USA Today):令人着迷的写作。简单来说:关于描写他人的生活,拉希莉展现了她杰出且成熟的想象力。每一个故事都有其独特之处,《解说疾病的人》是一份给读者的飨宴。

  美国《沙龙》网络杂志(Salon.com):简洁、直接的语言风格中隐藏着细腻与优雅。拉希莉的写作天赋向其笔下的日常生活注入了饱满的情绪,让读者得以贴切感受并重新审视自己的日常生活。

  《卫报》(The Guardian):不疾不徐的节奏,颇具长度的篇幅,加上几乎可谓沉重的笔调——她的故事耐心地集聚着细节,只为循序渐进地注入极具力量的情绪。

  《旧金山纪事报》(The San Francisco Chronicle):拉希莉的叙事展现了出乎寻常的美妙与非凡的写作技巧。

  全美最大的非盈利文学机构之一“诗人与作家”(Poets and Writers):《解说疾病的人》之所以出众,是因为这本书的低调——拉希莉没有选择将故事写成震撼读者的离奇情节,而是聚焦于展示日常生活的独一无二性。书中角色很容易与读者产生共鸣,因为他们的困境也可能成为你的困境。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2 05:21 , Processed in 2.360374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