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本)作者:佛祖·釋迦牟尼,翻译:[姚秦]鸠摩罗什【EPUB】 [打印本页]

作者: 玉兔    时间: 2014-4-14 13:47
标题: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本)作者:佛祖·釋迦牟尼,翻译:[姚秦]鸠摩罗什【EPUB】
本帖最后由 玉兔 于 2014-4-14 13:55 编辑

[attach]298625[/attach]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即金刚经。
佛教经典。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
最早由后秦鸠摩罗什于弘始四年(402)译出。1卷。

以后相继出现5种译本:
①北魏菩提流支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②南朝陈真谛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③隋达摩笈多译《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
④唐玄奘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即《大般若经》的第九会);
⑤唐义净译《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另外,还有藏文、满文译本等。

此经以一实相之理为体,以无住为宗,以断疑为用,以大乘为教相。卷末四句偈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被称为一经之精髓。意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空幻不实,“实相者则是非相”,认为应“远离一切诸相”而“无所住”,即对现实世界不执着或留恋。由于此经以空慧为体,说一切法无我之理,篇幅适中,不过于浩瀚,也不失之简略,故历来弘传甚盛,特别为惠能以后的禅宗所重。
《金刚经》梵文本在中国、日本、巴基斯坦、中亚等地都有发现,中国吐鲁番等地并有和阗、粟特等文字的译本出土。此经传入西方后,曾被译成多种文字,1837年修弥笃根据藏译首次译成德文,1881年马克斯·缪勒将汉文、日文及藏文译本加以校订,译成英文,收入《东方圣书》第49卷。1957年爱德华·康芝又再次译成英文,收入《罗马东方丛书》第8卷。达尔杜根据据梵文并对照中国满文译本,译为法文。日本宇井伯寿、中村元等曾多次译成日文。




[attach]298624[/attach]






欢迎光临 (https://zazw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