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探索频道] 对话车品觉:多维度看大湾区数字经济

[复制链接]

 成长值: 24490

绿铜v3_04绿银v3_04灰金v1_05紫铜v1_05绿金v1_01紫铜v3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4-9 12: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陈海宁
编辑/罗传达
自今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成为热点话题。
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等9个地市组成。面积达5.6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7000万,经济总量超过10万亿元,是一个世界级城市集群。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联互通中,数据流通是重要的一环,流动的数据就像是流通在大湾区产业链上的血液。
不久前,锌财经在领英与清华经济管理学院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高峰论坛”上偶遇香港科技园董事、前阿里巴巴副总裁车品觉。在车品觉的邀请下,锌链接创始人龚海瀚参加香港Xtech组织的创业指导,并就“粤港澳大湾区的数字经济”进行了一次交流。
创业指导会上,车品觉静静听完每个参赛者的项目进展,然后帮他们理清产品、商业模式,对接资源。
参赛者年纪不一,有的已经年过40,有的还是稚嫩的学生,对创业都很有激情。这与人们对香港的刻板印象“香港没有科创”显然不符。
在长达4个小时的创业指导后,锌财经与车品觉聊了聊,粤港澳大湾区的数字经济究竟长什么样?
以下是车品觉的自述,锌财经整理删减:
“再没有一个头衔可以代表我”
锌财经
从阿里到红衫、香港科学园董事,从数据产品人到投资人的身份转变,是否意味着要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我看你朋友圈里说“现在回香港已经没有时间休息了”,你的生活、工作发生了哪些变化?
车品觉
现在的生活与原本设想的有些不一样:投资、顾问、公益。无论如何,我觉得再没有一个头衔是能代表我的。
从阿里到红杉,过去是把精力放在一家公司,但现在作为投资人每天看见的东西是五花八门的,很快地知道世界到底在发生什么,到底在创新什么。
为什么要做顾问呢?是因为是担心在离开了企业后,会失去了真正商业实操的感觉。仅仅作为投资人是有局限性的,很难保持对数据的深度理解,需要一手的实践,保持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很喜欢做导师,可以从中了解到许多创业者的想法。每一个初创企业的问题都很相似:想得太多,资源太少。而我能帮助他们快速调整,让他们看见大的方向,这是我离开阿里的初心。
朋友圈里的车品觉
我同时还给政府做顾问,这是原本没有想过的事情,但它却很重要。因为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行业还是得由政府驱动。
回到香港那年,香港开始鼓励科创,我便参与到政府委员会里,真正开始去思考怎么做成这件事。很多人质疑:香港能做科创吗?我希望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大湾区建立一个大数据驱动的生态。
我也很开心能成为香港科学园的董事,可以去影响一些事情,或者做一些具体的提议。
大湾区大数据也要“混通晒”
锌财经
看你经常奔走于内地与港澳之间,按照你的“混通晒”的方法论,你是在混啥?要通啥?将来要晒啥?
车品觉
我如今思考最多的,是整个大湾区大数据的格局。
我很认可的一点是:谁在某个位置,有这种能力,就要有所作为。我知道这一格局应该是怎样的,并且有能力影响不同层面的人。
最近一年,我花很多时间去思考“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有三个功能,一是便民,其中包括了交通、治安、环保、空气,是否宜居,是否容易找工作。二是政府的效率如何,即智慧政府。三是基于智慧城市的产业。三种之间,互有关联。
前两者只有由政府牵头,城市更便民效率才会更高。我认为最难的在于第三部分,产业。也就是说,大湾区里面有没有更多的创新公司,如何有足够的人才,有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创新,三者加起来,才能孵化出一个产业生态。利用大湾区内的优势互补、资源调配共享,可以让经济发展得更好。
所谓的“混通晒”,混与通的意思是我们要经常互动,你了解我,我了解你,才能找到合作的机会,这其中有一样,就是数据通。当我们互相有了这些数据的网络,“晒”的意思是可以拿东西出来,通过合作最终达到一个成果。
放在粤港澳大湾区,其实是一样的。一个深圳的数据专家跟我吐槽,他说,深圳和香港怎么通?有天他从深圳口岸去香港,排了两个小时都没过关,但居然没有一个APP能告诉他,这边塞了这么多人,这样他今天就不出门去香港了。
香港到深圳也一样,两地这么近,但信息都没有互通,还有什么商业可做?
我希望大湾区能建立一个国际数据中心,把对外对内把数据打通。首先,这里需要很多数据的实验区,我们并不知道这么庞大的国际数据中心,它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有什么东西在里面,因此,我们要多一点实验。譬如将海关数据和企业数据互通,从而得知海外市场需要什么,也就是常说的供给侧改革。
这是我回香港后的三年里都在推动的事情,现在规划纲要里也有了,下一步,就是谁愿意先把数据拿出来。
智慧城市需要一个数据中台
锌财经
大湾区一直在倡导“数字经济”、建立“智慧城市”,这些都离不开数据。这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
车品觉
在智慧城市中,数据中台极其重要。它的基础又在于数据积累,一个是硬的方面:数据的处理能否做到工程化,非常快速又自动化;另一个是软方面:是否合规,数据来源能否审定。现在,数据保护在法律上还存在灰色地带,没有人说不可以,也没有人说可以。
到底怎么处理呢?这就是我要研究的。
什么是数据中台?通过它,我们可以提炼出更多的新数据,比如第一方数据A+第三方数据B,可以得出新的C数据。举个例子,比如通过研究零售数据(第一方数据)+天气数据(第三方数据),发现在35摄氏度下雨时,某一类产品会卖得特别好,我们称这个数据为二级数据,它实际上产生于一级数据的Mix,这个Mix本身就是一个中台。数据重复使用率高的话,出现错误的概率也小了,效率也高,成本也低,其实道理很简单,用多了就知道错在哪里了。
因此,我认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关键点是:能否有个有效的数据中台来支持。
一般,数据中台由政府作为基础设施来建设,它牵扯到的数据比较敏感。而且,企业一般要足够大之后,才开始会考虑数据中台。
如何让数据安全共享,如何形成一个商业闭环,让大家都有动力这么干。区块链在数据安全与数据使用的整个链条里,可以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商业需要数据驱动
锌财经
对于创业者而言,如何在数字经济中找到机会?你对大数据领域的创业者有什么建议?
车品觉
我们现在与其说大数据,不如说数据驱动。商业需要数据去驱动,但并非一定要大数据。我常常跟创业团队说,要找到小的数据商业闭环,大闭环不是小公司能应付得了的。
什么样的公司才是数据驱动的公司呢?首先,它是数字化的。形象地说,就是你的商业做的成不成功,是可以用数据把它形容出来的,把经营活动都变成一个概率、转换率,这就是我们的数字经济里的好公司。
公司数字化之后是为了数据驱动,否则就等于抓到好东西,却不知道如何利用。数据驱动的关键点是机器学习,其结果是为了整个商业,节约效率与成本,这就是数字经济。
传统公司还没数字化,没法数据驱动。他们还在纠结怎么说服部门一个不懂数据的老大VP。但有些公司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是数据公司,他们的思维方式就是数字化的。他们担心的问题只是数据获取太慢了,怎样可以更快,这是他们的命门。
一个要转型的人和一个从第一天已经要这样干的人,后者容易多了。
当年我刚进这个行业时,师父跟我说的一句话,我现在也常问他们:假设全世界的数据都可以获取的话,在你的项目里,找到你梦寐以求的数据。
其次,如何用数据拿到更多数据。当你已经不是冷启动了,已经有一些数据时,怎样让别人因为你掌握的数据,而给你更多数据?如何举一反三?
再者,万一这个人从明天开始就不给你这个数据了,你会怎么样?还有没有另外渠道的去获取?前两者是如何扩张,第三者是如何防范风险。
这个游戏最好玩的地方便在于此。
多用科技解决数据安全问题
锌财经
机构间的数据开放共享会涉及隐私安全问题,这应该如何解决?尤其是在大湾区这个特殊的“一国两制三个法律体系”区域?
车品觉
如何解决数据隐私问题?大湾区是一国两制三个法律体系,没办法用同一个数据隐私法律。我觉得最好的答案就是:不要流通。
不要流通只是指数据不要离开当地,但数据的价值要流通。
有几种不同的方法,首先,数据脱敏,去用户身份标识化;其次,同态加密也是一种解决办法;再者,差分隐私,在数据上加入噪音。
在大湾区的数据流通中,我们要用多一点科技,不要用以前的方法,不要只依靠合规。
隐私是每个人的权力,我们要小心保护。但不能把每件事情都说是数据安全,这样会制约了进步。我们要基于发展来考虑安全,在发展中去思考安全怎么保护。
在国内,大湾区或许可以成为通用数据隐私保护法一个试点。这其实是非常好的实验场,大湾区内,一个国家,两套体制,三种法律体系。
而且香港有这么多的跨国企业,他们急需解决这个问题。未来,还可能出现“大湾区公司”,当它牵扯到三地的数据时,我们能否不让它感觉三个数据孤岛存在?
现在的问题是非常清楚的,但解决的方法是不清楚的。
每个人都要懂ABCD
锌财经
你眼中的大湾区数字经济是怎样的呢?对就业者而言,数字经济意味着什么?
车品觉
大湾区发展的其中一个难点在于人才。
在我长大的年代(1965年出生),那时候在香港,你一说你是工程师,大家都觉得你很厉害。然而,到了最近一些年,大家都倾向于读商科,关注商业化而不是科技。香港有很多科技博士生,但他们都不是香港人。
这两年的风气开始有所变化,但还是有很多教授、家长有时候问我,小孩出来真能找到工作吗?这个循环还是蛮有意思的,改变它还需要时间。
我们与美国湾区相比还是有距离的。在这之前,我们要思考大湾区内如何进行人才上的合作,而不是想着竞争。我们或许还要经历一个四五年的周期,首先,让国内其它城市最好的人才愿意到大湾区念书,他们毕业之后,大湾区就开始有点苗头了。
我认为,像清华大学的金融科技EMBA课程在这个节点发布特别有意义,因为它的受众是高管。我这么多年来的经历发现,一个行业、企业要成功,必须要看一把手或高管,对数字经济或者数据化有理解,他才会投资,才愿意试错。
未来,在大湾区里,无论哪个行业都离不开ABCD,即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区块链(Block Chain)、云计算(Cloud)、大数据(Big Data)。每个人都要懂一些,成为某个行业场景里最懂ABCD的人,你就具备了竞争力。
©本文版权归“锌财经”所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11-27 11:24 , Processed in 1.653542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