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老农上交珍藏70年骨头,专家说没价值,得知名字后直冒冷汗

[复制链接]

 成长值: 23270

紫铜v2_01灰金v1_05绿银v3_03绿铜v3_03紫铜v1_0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9-18 14: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世纪初,辽宁省营口县中一位年近80的老农在家人的搀扶下,来到了当地的博物馆中。他在见到辽宁博物馆的考古专家后,将一个做工精致的锦盒放到了专家的手中。在场的众位专家打开锦盒后,看到置于锦盒中的五块不起眼骨头。当时见惯无数珍贵文物的专家们,一时间并未对这五块骨头产生什么浓厚兴趣,并还异口同声道:这就是几块非常普通的兽骨,没什么文物价值,也不值钱。而听完这一鉴定结果的老农,却略带神秘和自豪的说:这五块骨头我珍藏了70年了,它们是龙的骨头啊!

古人云:“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老农的这一番介绍,立刻惊呆了也吓坏了在场的众位考古专家。原本当时是寒冷萧瑟的隆冬季节,可也着实让专家们都冷汗直流。历代史书上都有记载,“龙”是法力无边的神兽,现实中怎么会有龙呢?它又怎么会死呢?莫非您这块骨头有什么诡异来路?老农平静的回答道:这五块龙骨,是原来我帮工的地主家大老婆在我离开的时候,奖赏给我的。但她是从哪儿得来的,这就不得而知了。专家们在听完他的介绍后,开始由原来的恐惧变得将信将疑起来。但他们依旧让老汉留下了锦盒中的“龙骨”,以准备进一步的研究。

巧合的是,当时博物馆的一位专家在几天后去当地的档案馆查阅资料时,意外的翻出了一份刊登着“蛟类涸毙命”文章的盛京时报。盛京时报终刊于1944年,所刊登事件具有极强的真实性。所以让当时众位专家感到震惊的是,盛京时报上“蛟类涸毙命”文章下所配的“蛟龙尸骨”照片,居然和史书中记载的“龙”形极为相似。他们随即也想起了几天前老农所上交的五块“龙骨”,正好和盛京时报上刊登的“蛟类涸毙命”文章年代相符合。

因此为了求证它们是否是“龙骨”,众位考古专家们专门来到了大连市自然博物馆,请馆中的古生物学家,考证研究。众位古生物学家通过显微镜观察,得出它们只是野马骨头的结论。可即便它们不是“龙骨”,那盛京时报上刊登的“蛟龙尸骨”照片又该作何解释呢?之后他们带着这样的疑问又来到了当地的海洋博物馆,海洋博物馆的专家在看了盛京时报上刊登的“蛟龙尸骨”照片后,作出了这样的解释:照片上的“蛟龙尸骨”照片并不是传说中的“龙”,而是小须鲸的骸骨,置于它的头上为何会有龙的触角,那其实是用小须鲸的下颌骨摆放出来的。他也随即用馆内的须鲸骸骨演示了一遍,其所摆放出来的骸骨形状也确实和“蛟龙尸骨”照片极为相像。

而至于这头小须鲸为何会搁浅在苇塘中丧生,那是因为它们天生特有的季节迁徙习性,夏季往北方迁徙,冬季往南方迁徙。当时这头小须鲸北上迁徙到渤海海域后,正好遇上了辽宁营口爆发的百年难遇的特大暴雨,被冲到大辽河中后,因接受不到海洋中的回声定位,就搁浅到了河中的苇塘中,从而引发了民国年间著名的营口坠龙”事件!
插件设计:zasq.net

 成长值: 5790

沙发
发表于 2018-9-18 15:39 | 只看该作者
现在人们对专家的水平哪个,基本上反着说就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4-24 13:06 , Processed in 2.223608 second(s), 4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