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国学名著] 《诗经注译》(全本)作者:佚名【TXT】

[复制链接]

 成长值: 55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3-3 10: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期称《诗》,又称《诗三百》或《三百篇》,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三百零五篇诗歌。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音乐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歌,有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首;“雅”主要是朝廷乐歌,分大雅和小雅,共一百零五篇;“颂”主要是宗庙乐歌,有四十首。
  表现手法主要是赋、比、兴。
  “赋”就是铺陈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启发。
  《诗经》思想和艺术价值最高的是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伐檀》、《硕鼠》、《氓》就是“风”的代表作。
   《诗经》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当今世上流传的诗经,则是毛亨、毛苌所传的毛诗集。
   《诗经》的作者的亦非一人,产生的地域也很广。
  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的歌谣。
  这些民间歌谣是如何集中到朝廷来的,则有不同说法。
  汉代某些学者认为,周王朝派有专门的采诗人,到民间搜集歌谣,以了解政治和风俗的盛衰利弊又有一种说法:这些民歌是由各国乐师搜集的。
  乐师是掌管音乐的官员和专家,他们以唱诗作曲为职业,搜集歌谣是为了丰富他们的唱词和乐调。
  诸侯之乐献给天子,这些民间歌谣便汇集到朝廷里了。
  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
  尹吉甫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诗经》的主要采集者,被尊称为中华诗祖。
  尹吉甫出生于江阳现泸州市,晚年被流放至房陵房县古称,死后葬于今湖北房县青峰山。
  房县有大量尹吉甫文化遗存。
  他辅助过三代帝王,到周幽王时听信谗言,被周幽王砍了头,后来知道错杀,做了一个金头进行了厚葬,为了防止别人盗墓,做了十二座墓葬于房县东面。
  周宣王大臣。
  兮氏,名甲,字伯吉父一作甫,尹是墓碑遗址。
  西周宣王时,北方猃狁迁居焦获,进攻到泾水北岸,侵扰甚剧。
  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尹吉甫奉周宣王命出征猃狁,率军反攻到太原而返,驻防今平遥城一带。
  据清光绪八年《平遥县志》载:“周宣王时,平遥旧城狭小,大将尹吉甫北伐猃狁曾驻兵于此。
  筑西北两面,俱低。
  ”又载:“受命北伐猃狁,次师于此,增城筑台,教士讲武,以御戎寇,遂殁于斯。
  ” 曾作《诗经·大雅·烝民》、《大雅·江汉》等。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俺下过您的E书了,谢谢啦 。。。查看更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8 23:58 , Processed in 1.513423 second(s), 4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