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国学名著] 《苹果树》(全本)作者:约翰·高尔斯华绥【TXT】

[复制链接]

 成长值: 55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3-2 14: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阿瑟斯和妻子在银婚纪念日来到乡间郊游。
  他惊讶地发现,这个朦胧神秘、水彩画般的地方非常熟悉,他记起来自己是个大学生的时候曾经来过这里,在一个农庄借住,认识了张村姑娘曼吉。
  双方一见钟情,在美丽的苹果树下定情,他发誓将带姑娘去伦敦共同生活,但是当他去往附近的城镇银行取钱购置行装时,意外地遇见了对曼吉的诺言,他感到灵魂的谴责,可还是选择了回伦敦与斯妲拉结婚。
  大多年后的银婚纪念日,他又回到这里,发现了曼吉精神错乱后死去的坟墓。
  一切照旧,但是已经没有了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那苹果树、那歌声和那金子”。
  《苹果树》1916是一幕爱情悲剧,描写一个大学毕业生赢得了一个农村少女的纯真爱情后又将她抛弃,致使少女心碎,殉情自尽。
  它主要是采取回忆的手法,缓缓写来,舒婉从容犹如一篇田园牧歌式的散文,充满诗情画意,但蕴含着男主人公无限的惆怅、哀怨和悔恨。
  高尔斯华绥在这部作品中着力施展了小说创作中的景色描写和心理描写这两项技巧,不仅笔法细腻、逼真、生动,而且达到了高度的情景交融。
  树木花草、飞鸟鸣禽、山石溪水、白昼黑夜、太阳月亮和星星,无不活现主人公的感情色彩,简直叫人分辨不清究竟是大自然诱发了主人公的感情呢,还是主人公的感情传染给了大自然。
  大自然的美有力地烘托了青春和爱情的美。
  而且这篇小说中的大自然之美带有一种朦胧神秘的色调,似在梦境、仙境,甚至魔境,暗示了这场爱情必将在现实中幻灭,增强了故事的悲剧气氛。
  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1933是英国近代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
  他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是伦敦的大律师。
  高尔斯华绥中学毕业后,进入牛津大学学法律,但他认为法律枯燥乏味,所以学成之所没有去充任律师职务,而是去周游世界。
  在旅途中他认识了出生波兰的著名英国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受其影响,从此踏上了文学生涯。
  高尔斯华绥一生创作了一系列以英国整个社会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其小说创作方法是现实主义的。
  他强调作家应该真实地描写生活,让读者自己作出判断,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他的小说不采用离奇怪诞的夸张手法,而是在真实的描绘中透露作者的褒贬。
  他注意塑造典性格,创造了栩栩如生的福尔赛世家群像。
  他的作品语言简练,确切而富于形象性,是英国近代文史上一位具有优秀文风的大师。
  1932年,高尔斯华绥为“其描述”的卓越艺术——这种艺术在《福尔赛世家》中达到高峰”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家奖。
  高尔斯华绥不仅是个多产的小说家,而且是个多产的戏剧家。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8 10:33 , Processed in 1.149407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