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图文并茂] 中国史上第一位皇帝陵墓到底隐藏了多少秘密?兵马俑只是冰山一角

[复制链接]

管理员 - 管理勋章原创版主 - 原创版主

 成长值: 34310

灰铜v1_05绿金v1_01灰金v1_05绿银v1_01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银v2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3-25 12: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西安古称长安、镐京,中国西部重要中心城市,十三朝古都,中华文明从这里发祥。西安5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开辟了丝绸之路通道,“世界历史名城”,美媒评选世界十大古都之称号唯它所有。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座城有如西安这样每一处古迹砖瓦都充满历史,娓娓道来的,都是千百年来古老的传说与故事。
然而,真正揭开西安辉煌史的,还是兵马俑的传奇。我们惊叹这处无与伦比的宝藏之地时,好奇这个奇迹究竟是如何被发现的。1974年3月的西杨村,注定是创造了世界奇迹的村子。尽管时光已过去了45年,荏苒岁月也让这个村子的名字逐渐消失在人们视线中,但作为发现兵马俑之村,依然是全村人为之骄傲的一件事。
1974年春天,几位位于骊山附近西杨村的村民打井,他们确定好井口位置后,在外画了个圈开挖,一开始还顺利,想不到挖了2天后遇到了坚硬像石头一样的土层,而且越挖越不对,最后竟挖出了红土。当挖到4米深时,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有人挖出了陶制人头,形象十分恐怖,可把几位挖井村民吓坏了。
有人称,这个井不能再挖了,时间定格为1974年3月29日,挖出第一个人头陶俑的为一个名为杨志发的人。是他的锄头下去又扬起来的瞬间,秦始皇陵兵马俑军阵的第一块陶片,出土了。而当时的人们并不知这为何物,村民之前也有人挖出过,由于见面不识物,许多人挖出捡到后还废弃扔了,有的拿到寺庙里供奉,并没有认识到有多大价值。
其实,兵马俑陶俑的发现并不是始于1974年3月,当地资料记载,早在1932年,西安临潼岳沟村村民在秦始皇陵西侧就在地下一米深处发现一个跽坐俑,不过不久此俑不翼而飞,后来听人说被一个古董商卖到上海,后不知去向。
1948年,还有村民在秦陵东接连发现了两个跪坐俑。有人说这是神,把它放到附近的一座庙宇供奉起来,取了个雅名“瓦盆爷”。所以1974年3月29日杨志发锄头下的陶俑,并非是初次发现,只是之前并没有引起人重视。
“西杨村挖出了瓦盆爷”的消息不胫而走,人们纷纷前来围观。后来有当地文物人员知道后赶来,并加以保护起来,直到后来专家来此进一步挖掘,才挖出了惊世之宝,兵马俑三个陪陵的墓坑,才得已呈现世人眼前。
而兵马俑仅仅是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陪葬的一处墓坑地,庞大的陶俑群,也仅仅是秦始皇墓陵的冰山一角,原因之一,就是兵马俑离秦始皇陵中心直线距离还有1500米,游客们前往还需要乘坐汽车大巴去,步行还较远。
一般陪葬坑离陵墓都很近,为何兵马俑却距离那么远?还原以为陪葬坑都这么豪华,秦始皇陵应该更庞大。而乘坐景区大巴车到达秦始皇陵时,我们所看到的和想象的完全不一样。陵园很大,花15元电瓶车费载你去看附近的一个陵坑,正在挖掘中,内部没什么东西。
而最让人意外的是秦始皇陵,它也仅仅是骊山脚下的一个墓碑而已,什么都看不到。这也是奇怪为何兵马俑门票120元每天人山人海国内外游客争相来看,而秦始皇陵不收费却少有人来的原因。
秦始皇为何要把规模宏大的兵马俑陪葬坑设的那么远而不是在陵墓附近?这其中的原因也是很复杂。来看一组数据,你或许会找到答案。
原来,位于西安临潼区城东5公里骊山北麓的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7年至208年,历时39年建成,共征集72万人力,动用修陵人数最多时达80万人,工程之浩大、用工人数之多,时间之长,开创了中国历史皇帝陵之先河。
而陵墓占地面积之广,也是先例。它有内外2个城垣,一个是皇城一个是宫城。据史料记载,秦陵中还建有各式宫殿,藏着许多珍宝。而在陵墓四周,有许多陪葬坑和墓葬,现已探明的多达400多个,而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坑仅是其中之一。
为何秦始皇陵不再开挖,人类不再去找寻那些埋在地下的宝贝,民间有多种说法,一是陵墓群太大了,整个秦始皇陵保护范围确定为20.32公里,要挖得把整个骊山铲平,难度太大;二是认为风水宝地不要在古人头上动土,这是对已故者最好的尊重;而第三种说法,则称为是现代科技还不能完好保存挖掘出来的奇珍异宝,也只好让它们继续沉睡在地下。
而秦始皇陵不再开挖,你又认为是哪一种原因呢?你是赞成挖还是反对?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7 11:54 , Processed in 0.720286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