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7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沧海》(简版全本)作者:凤歌【EXE】(翔空制作)

[复制链接]
xinjun 该用户已被删除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29 15: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陆新武侠宗师凤歌全面超越《昆仑》之作。武侠——进入凤歌时代!陆渐禁制尽破,千钧一发之际,金刚一脉终得传人;谷缜洒然赴死,却将陆渐抛入更大迷局;奇变丛生,英雄出世!高潮爆发,不负期待!众多精彩,尽在沧海!
  三百年前,“西昆仑”梁萧携妻花晓霜远走大洋;二百年前,梁思禽只身返回中土,败群雄,夺元柄,复汉室,一华夏;也曾轰轰烈烈;但其后的“抑儒术,限皇权”却遭惨败,败走西域的梁思禽抱恨而死,临终前留下了西城八部和八幅祖师画像,“八图合一,天下无敌”的遗训,成为西城最大的秘密和动乱的根源。八图合一之后,到底会出现什么?财宝?武功?学问?神兵?二百年后,惊天的秘密徐徐揭开,绝代宗师、天才少年、六大劫奴、八部高手……各种人物,将要开始了一次谜团重重、壮丽惊险的远征。
  从《昆仑》发端,凤歌已构建了一个宏大的框架,名为“山海经系列”——“山”是《昆仑》,“海”是《沧海》。《沧海》是凤歌磨砺多年的又一鸿篇巨著。
  《沧海》写的主要还是江湖纷争,但随着情节的发展,一步步引向了国计民生,在这一点上甚至比金庸小说要来得更陡。如果说郭靖“为国为民”主要表现于襄阳保卫战,延长宋祚是为国,活命百姓是为民。那么,《昆仑》里的梁萧已经通过他在蒙、宋之间的放弃而阐释了金庸小说未曾展开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主题,从而追求一个没有杀伐的和平环境;到了《沧海》,则在梁萧之后让陆渐深切地体会到了“贼过如梳,兵过如篦”的民生立场,而这个民生立场则是必须通过战争来实现的,所以他大书特书地写了戚继光这位民族英雄、抗倭名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表现的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其与历史背景的结合,看起来甚至像一部历史小说。这和金庸先生在《鹿鼎记》里试图表现中国历史本质一样,凤歌事实上也展现了那一时段中国历史的本相。
  如果说梁萧是犹豫、摇摆的,那么就可以说陆渐是老实、宽容的,谷缜则是面狠心善。从人物对待生命的态度出发,梁萧思考的是生命何为,或者说是生命最基础的自然价值;陆渐和谷缜则体现了不同形式对生命的博爱式尊重,虽然还处于自发状态,但已经和自觉状态下的生命意识相差不多了。尊重人,珍惜生命,这无疑是一种现代的人文意识,是一种高级层次的理想主义。
  《沧海》超越着《昆仑》,以更大的“海”的容量涵纳着“山”
  在《沧海》里,凤歌依然保持了这种与时俱进的风格,同时却又在传统形式上下工夫,使之更加精美,正如当年严家炎先生评金庸小说所称的,“散发出迷人的文化气息”。这不仅是民族文化知识的传承,更是民族审美形式的彰显,也是民族叙事风韵的流布。凤歌的突破点分析:
  其一,《沧海》引入了时尚元素。
  其二,《沧海》深化了生命意识。
  其三,《沧海》反思了技术科学。
  最后,是《沧海》细化了故事情节。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俺下过您的E书了,谢谢啦 。。。查看更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4 21:10 , Processed in 2.118805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