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国学名著] 《论衡全译》(全本)作者:王充【TXT】

[复制链接]

 成长值: 55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3-2 13: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论衡》一书为东汉王充(27-97年)所作,大约作成于汉章帝元和三年(86年),王充以道家的自然无为立论宗旨,以“天”为天道观的最高范畴。以“气”为核心范畴,由元气、精气、和气等自然气化构成了庞大的宇宙生成模式,与天人感应论形成对立之势。其在主张生死自然、力倡薄葬,以及反叛神化儒学等方面彰显了道家的特质。
他以事实验证言论,弥补了道家空说无着的缺陷。
  是汉代道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与发展者。
  王充思想虽属于道家却与先秦的老庄思想有些区别,虽是汉代道家思想的主张者但却与汉初王朝所标榜的“黄老之学”以及西汉末叶民间流行的道教均有所不同。
  《论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无神论著作。
  现存文章有85篇其中的《招致》仅存篇目,实存84篇。
  该书被称为“疾虚妄古之实论,讥世俗汉之异书。
  ”东汉时代,儒家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占支配地位,但与春秋战国时期所不同的是儒家学说打上了神秘主义的色彩,掺进了谶纬学说,使儒学 变成了\"儒术\"。
  而其集大成者并作为“国宪”和经典的是皇帝钦定的《白虎通义》。
  王充写作《论衡》一书,就是针对这种儒术和神秘主义的谶纬说进行批判。
  《论衡》细说微论,解释世俗之疑,辨照是非之理,即以“实”为根据,疾虚妄之言。
  “衡”字本义是天平,《论衡》就是评定当时言论的价值的天平。
  它的目的是“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虚实之分”《论衡·对作》篇。
  因此,它是古代一部不朽的唯物主义的哲学文献。
  正因为《论衡》一书“诋訾孔子”,“厚辱其先”,反叛于汉代的儒家正统思想,故遭到当时以及后来的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冷遇、攻击和禁锢,将它视为“异书”。
  汉儒思想体系是董仲舒提出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其核心是“天人感应”说,由此生发出对其他一切事物的神秘主义的解释和看法。
  “天人感应”的要旨就是“天帝”有意识的创造了人,并为人生了“五谷万物”;有意识地生下帝王来统治万民,并立下统治的“秩序”。
  《论衡》共八十五篇,是王充用了三十年心血才完成的,被称为奇书。
  公元189年蔡邕来到浙江,看到《论衡》一书如获至宝,密藏而归。
  蔡邕的友人发现他自浙江回来以后,学问突有大进,猜想他可能得了奇书,便去寻找。
  果然在他帐间隐蔽处发现了《论衡》一书,便抢了几卷就走。
  蔡邕急忙叮嘱:“此书只能你我共读,千万不要外传”。
  友人读后亦称“真乃奇书也”。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8 15:54 , Processed in 1.550377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